6月21日下午,學校2017年“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頒獎典禮暨第十六屆科技文化節閉幕式在良鄉校區舉行,對獲得市級和校級“挑戰杯”競賽獲獎學生、團體和指導教師班級。學校黨委副書記張德玉出席活動并講話。校團委、教務處、科技處負責人以及“挑戰杯”競賽指導老師和學生代表參加活動。會議由校團委副書記孫惟佳主持。
校團委書記王海偉對2017年“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和第十六屆科技文化節進行了總結。她提到本屆大學生科技文化節出色地展示了我校學生學術研究與實踐成果,特別是在第九屆“挑戰杯”首都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取得歷史性突破,由經濟學院羅玉波老師指導的作品《消費意愿、品牌選擇、用戶體驗——北京公眾對于共享單車的態度及行為分析》榮獲北京市特等獎,由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吳葉蘭老師指導的作品《一種用于殘障人士的智能機器人助手》獲得一等獎,這是自“挑戰杯”競賽以來,我校首次獲得特等獎!她希望同學們傳承學術創新精神,不斷提升綜合素質,努力把自己培養成高素質、高技能、能適應市場需求和社會需求的合格人才。
校團委副書記孫惟佳宣讀表彰決定。大會對校級、市級“挑戰杯”競賽獲獎學生、競賽團體前三名的學院和優秀指導教師進行了表彰,與會領導嘉賓為他們頒獎。獲得“挑戰杯”競賽北京市特等獎的經濟學院學生葉鳳嬌代表獲獎學生分享了她的參賽體悟和感想,她表示自己時刻以“越努力,越幸運”自勉,確定了目標就努力去做,堅持團結共享,保持一顆平常心,做到得之坦然,失之淡然,爭之必然,自然會取得好的結果。指導學生獲得北京市一等獎的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吳葉蘭副教授分享了指導心得,她建議學生項目立意要新,團隊要加強分工協作,材料追求精益求精,答辯中要機智靈活,不斷發揮學習熱情和創新能力,激發蘊藏的巨大潛能。
黨委副書記張德玉做總結講話。他首先代表學校對在本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獲獎的師生和集體表示祝賀,特別是對默默無聞、無私付出的指導老師們表示衷心感謝。他指出科技文化節是引領校園文化,弘揚科學精神,增強創新意識,強化專業技能,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一項重要活動。他指出,今年“挑戰杯”首次獲得北京市特等獎,標志著我校在最重要的綜合類學生科技競賽的強勁實力,期待能在全國賽中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為學校爭得榮譽。競賽成績的突破,離不開學校的重視,各部門的密切協作,指導老師的精心指導,廣大同學的積極參與。他希望全校師生要在今年“挑戰杯”比賽取得突破的基礎上,有所準備,抓住機遇,再上一個臺階,為加快學校“雙一流”建設,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進一步提高學校在中國高等教育體系中的話語權和地位做出積極貢獻。
“挑戰杯”是由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教育部和全國學聯共同主辦的全國性的大學生課外學術實踐競賽,每兩年舉辦一屆,被譽為當代大學生科技創新的“奧林匹克”盛會。在剛剛結束的第九屆“挑戰杯”首都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我校報送的15項作品中,1項獲得特等獎、1項獲得一等獎、2項獲得二等獎、4項獲得三等獎,取得我校學生參加此項賽事的歷史性突破。
附:我校在第九屆“挑戰杯”首都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獲獎成績
北京工商大學2017年“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獲獎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