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下午,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舉辦的“揚帆杯”——北京工商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優秀作品展評大賽在良鄉校區舉行。學院領導張秀芬、王魯娜以及全體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出席并擔任了大賽評委。來自全校各學院的學生代表200余人觀摩了參賽作品展評并參與投票。大賽由張宏偉、趙婧怡主持。
此次“揚帆杯”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優秀作品展評大賽共分四個篇章,“我的大學:成長篇”“我的家鄉:歷史篇”“我的光影:哲理篇”和“我看社會:調研篇”。每個篇章有五部提名作品,同學們從選材、撰寫、制作到評論都進行了精心的籌備。
“我的大學:成長篇”展示了我校大一學生一年來方方面面的收獲和成長。既有新生入學后迷茫、困惑的《我是誰》的心靈追問,又有克服自卑、戰勝自我,《與影子跳舞》、重建自信的心路歷程。既有對同學們參與北工商特色的《晨讀晨練》活動實效的全面總結分析,也有對投身社會公益活動《減霾環保,我們在行動》《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的責任擔當、實踐躬行和思想成長。“我的家鄉:歷史篇”以“愛家鄉、愛北京、愛中華——近現代家鄉史、北京史調研”為實踐主題。既有通過重走五四路線體會偉大的愛國精神,又有考察北京胡同的文化價值與生命;既有通過參觀盧溝橋抗日紀念館,銘記歷史展望未來,又有通過同仁堂興衰歷史看北京變遷;還有的小組采用手繪人物場景的形式,將近現代山東濃墨重彩的歷史事件娓娓道來。“我的光影:哲理篇”用光影演繹了同學們對哲理的理解?!镀降裙ぷ魇摇吠ㄟ^哲理劇的形式對平等這個主題進行思考;《量與質的辯證法》通過講述四名大學生的典型生活方式揭示量變引起質變的哲理;《用發展的眼光看商鞅變法》這組作品用馬克思主義分析商鞅變法,對理解當前的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義;《奠梯》通過三個案例故事向我們傳遞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娛樂圈資本論》從資本論的角度結合當下娛樂圈的發展特點做出思考,將馬克思主義理論充分聯系到實際生活中來。“我看社會:調研篇”通過社會實踐調查報告的形式,對當前社會多方面的問題如醫改、高校使用共享單車、校園貸、大學生媒體接觸、性教育等問題進行了解和反思。
展示結束后,評委們從主題選擇、內容結構和展示效果三個方面對作品進行評比,通過教師打分和學生投票兩個環節確定每部作品的得分,最終評選出一二三等獎。王魯娜副院長代表評委們對大賽作了點評。她對獲獎的同學們表示祝賀,談到此次大賽展示的實踐教學優秀作品形式多樣、主題深刻、制作精良,以大學生獨特的視角觀察和思考大學、歷史、社會和人生,兼具思想性、知識性和欣賞性,充分體現了我校學生扎實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感和強烈的創新意識,也展示了我校學子積極進取、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和青春風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她還對2017年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做了動員和部署。
張秀芬院長在總結發言中強調,此次大賽是馬克思主義學院長期堅持實踐教學改革的又一次成果展現,對我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具有意義重大。大賽激發了同學們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的積極性,豐富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形式,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幫助學生深化理性認知、增進情感認同、注重實踐履行。作品展評的時間雖然很有限,但學習和探索的空間是無限的。相信在今后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會不斷呈現出更優秀的成果,推動我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