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揭曉,我校共有四項優秀成果獲獎,其中謝志華教授成果《企業預算管理:從預算整合到整合預算》獲管理學二等獎,李朝鮮教授團隊成果《北京文化創意產業集群效應研究》、倪國華副教授成果《農戶究竟需要多大的農地經營規模?——農地經營規模決策圖譜研究》和蘇峻副教授成果《Greasing the wheels of bank lending: Evidence from private Firms in China(潤滑銀行信貸的車輪——來自中國民營企業的證據)》獲經濟學二等獎。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自1987年開展第一屆評獎工作,每兩年評選一次,屬于哲學社會科學最重要的省部級獎項,獲獎成果代表了北京地區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學術水平。本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評選工作于2016年6月啟動,評獎范圍限2013年7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期間發表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經過作者申報,系統初評、學科評選小組評選、評獎委員會審定、向社會公示等程序,共有202項成果獲獎,其中一等獎45項,二等獎157項。
此前,學校專門組織了校外專家評審會,對各單位申報成果進行了評審,依據北京市教委分配名額、按照專家打分高低,并經學校公示,最終確定推薦8項優秀成果參評,其中專著6項,論文2項。本次評選中,學校獲獎的成果數量和質量在首都高校和科研機構位居前位,體現了我校科研人員與時俱進,理論創新性強、成果豐碩的特點,標志著學校科學研究在推動首都科學發展、服務科學決策、凝聚社會共識等方面又上了一個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