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等重大決策部署,共同探討數智時代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發展與創新,4月22日,數智時代管理科學與系統工程創新發展論壇在北京工商大學阜成路校區召開。本次論壇由中國系統工程學會、北京系統工程學會和我校聯合舉辦,邀請到4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十余位國家級人才和多所兄弟院校管理學院院長等知名專家學者參加,我校百余名師生參會。
論壇開幕式由北京工商大學黨委書記黃先開教授主持。黃先開指出,北京工商大學的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始終與首都數字化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同頻共振,順應數智時代發展大勢,此次論壇深入探討數智賦能背景下的管理科學與系統工程前沿問題,必將產生廣泛而積極的影響。
中國系統工程學會理事長、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楊曉光研究員和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院士分別致辭。楊曉光代表系統工程學會對論壇的順利召開表示祝賀并提出,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堅持系統觀念”、“提高系統思維”,強調系統觀念是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全面深化改革就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加強頂層設計和整體謀劃,加強各項改革關聯性、系統性、可行性研究。因此,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將中國智慧、科學規范與豐富實踐結合起來,推動完善并發展引領世界的中國系統工程學派。
孫寶國代表主辦方向全體參會嘉賓、學者、老師和同學們表示熱烈歡迎,并指出北京工商大學作為北京市重點建設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是學校重點支持建設的骨干學科之一,正在深入推進工商融合與數字化轉型發展,以滿足數智時代對跨學科復合交叉型人才的需求。
論壇分為主旨發言、圓桌論壇兩個環節。主旨發言環節,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鄭志明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合肥工業大學楊善林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大學唐立新教授,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國際系統與控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汪壽陽研究員,大連理工大學胡祥培教授、合肥工業大學劉心報教授、中國科學院系統科學研究所副所長楊曉光研究員、南開大學(天津大學)李勇建教授、合肥工業大學管理學院院長胡笑旋教授、北京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院長王兆華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吳俊杰教授做了深刻精彩的線上線下專題報告。此環節由北京工商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左敏教授,研究生院院長兼商學院院長毛新述教授,電商與物流學院院長莫立坡教授聯合主持。
主旨發言報告中,鄭志明對跨尺度系統學習及其在金融風控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指出了構建跨尺度系統學習的重要性,介紹了基于局部拓撲的超級傳播子精準定位方法和內嵌局部拓撲形態特征的全局結構學習理論。唐立新講解了智能工廠中數據分析及最優化問題,指出“智能工業是國家發展戰略”,并探討其如何在企業內、企業之間更好地發揮作用。汪壽陽以ChatGPT為引入點,指出管理科學正在發生從基于決策理論到基于社會計算的巨大變革。楊善林分享了AIGC的演進及科學基礎,并指出AIGC已經在生命科學、數學、化學等基礎科學領域和新產品設計、重大工程建設等工程科技領域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正在形成與基礎科學、工程科技和產業創新互動融合發展的新趨勢,將會對經濟、社會乃至國家安全產生極其深刻的影響。
胡祥培對機器人移動貨架系統的運作優化方法進行了講解,主要包括基于關聯網絡的貨位分配方法、基于關聯網絡的訂單分批排序優化方法以及機器人調度優化方法,提出滾動時域框架對決策過程進行分解,為該系統實現智能調度提供了新方法。劉心報針對工件惡化情形下的生產與資源協同調度問題以及關鍵節點約束下的多項目集成調度問題,分享了智能互聯環境下制造資源協同優化理論與方法。楊曉光指出中國系統工程具有起點站位高的哲學高度,具有強于理念、弱于形式化描述的特點,未來發展不應當停留在整體論的大概念之上,不拘泥于試圖提供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統一方法,而是在系統工程大原則之下,結合還原論方法,延伸至無限可能。李勇建從“B端平臺化”和“C端平臺化”兩方面,為數字平臺下制造生態網絡提出B2B數智化發展技術框架與“制造鏈+平臺”雙模式的治理機制。胡笑旋介紹了面向智能衛星的分布式規劃技術、衛星任務調度方法與技術以及最前沿的大規模遙感衛星群任務規劃技術,詳細講解了如何將運籌學和人工智能的方法與技術運用于衛星任務規劃與調度,科學、合理地安排衛星的工作任務,從而提升衛星的使用效率,提高衛星任務管理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王兆華以北京理工大學經管學院的發展為例,指出學科建設中要加強頂層設計和系統謀劃,處理好卓越和特色的辯證關系,考慮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中的特色表現,處理好學科建設的剛性指標和自由發揮指標的關系,把握發展的主動性,并要處理好經管類學科與學校主干學科的關系,充分利用好學校主干學科資源優勢。吳俊杰提出管理科學視角下的數據智能研究由數據+模型+場景構成,面向復雜業務場景需求,匯聚任務相關大數據,通過大規模數據挖掘、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對關鍵信息的預測建模,并成功應用于業務場景的管理與決策的整個過程。
圓桌論壇環節由北京工商大學何明珂教授主持。中國系統工程學會黨委書記、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馮耕中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吳俊杰教授、哈爾濱工業大學張紫瓊教授、北京理工大學冉倫教授、中國科學院房勇副研究員、北京工商大學莫立坡教授出席討論發言。該論壇圍繞如何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學科高質量發展,切實增強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耦合度等進行了深入研討交流。其中,馮耕中詳細講述了管理科學學科的發展歷史,認為管理科學與工程多學科交叉發展的特點,符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的加強交叉學科建設的要求;張紫瓊指出,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開展高水平的對外合作,學科發展要積極發揮團隊有組織科研的耦合作用;吳俊杰提出,管理科學與工程作為交叉學科,能夠吸納新技術新理念,具有旺盛生命力,是新文科建設的重要抓手。作為北京系統工程學會理事長,冉倫強調,學會的工作一直在黨建引領下,有目標、有效率、有結果、有特色,黨建引領在學科發展方向上的作用不可或缺。中國系統科學學會常務副秘書長房勇提出,黨建與業務結合的“黨建+”模式,正是引領學科發展的重要標志,也是學科發展道路上的指南針、長明燈。莫立坡教授分享了我校黨建引領下商科數字化轉型的探索與實踐。他指出,北京工商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搶抓數字化轉型機遇,面向國家重大戰略發展需求,圍繞管理決策與優化、數據科學與智能管理、運營與供應鏈管理、食品安全智能監管四個學科方向重點建設。
莫立坡對論壇進行了總結,對出席本次論壇的各位嘉賓表示衷心感謝,感謝中國系統工程學會、北京系統工程學會的大力支持和信任。他表示,學院將始終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全面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在深入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中,以此次論壇召開為契機,進一步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做實篤行、學以致用,把理論學習成效切實轉化為推動學科發展的內生動力,落實到教書育人、立德樹人各個方面各個環節,奮力推動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建設再上新臺階,切實推進學科建設高質量發展,并對全體參會嘉賓表達了真誠的祝福和美好的祝愿!
在熱烈討論中,本次論壇圓滿閉幕。論壇聚焦數智時代管理科學與系統工程創新發展中高等學校學科變革創新、黨建引領學科發展、數字化轉型與人才培養、國家重大發展需求與創新性科學研究等議題,與會專家們深刻解讀了數智時代學科發展的現狀與趨勢、機遇與挑戰、創新與發展,為我校管理科學與系統工程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及人才培養工作開闊了視野,找準了方向。電商與物流學院將深入領會落實論壇中提出的新觀點新方法,守正創新,踔厲奮發,為我校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