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由中國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主辦,法學院承辦的“第十三屆中國財稅法前沿問題高端論壇暨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化解與財稅法治的回應”研討會舉行。中國財稅法研究會會長、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劉劍文,臺灣大學教授黃茂榮,中國財稅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央財經大學稅務教育研究所所長、教授賈紹華,中國財稅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教授施正文,臺灣東吳大學法學院教授陳清秀等來自海峽兩岸的30余位理論界與實務界的領導和專家學者應邀出席會議。
開幕式中,副校長張耘代表學校對與會專家學者們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她指出,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深化稅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稅體系,這對我國財稅體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期待此次會議能夠取得豐碩成果,預祝會議圓滿成功。法學院院長謝安平向各位嘉賓簡要介紹了北京工商大學法學院的歷史發展、師資結構與教學科研等情況,對各位專家學者撥冗參會表示感謝。中國財稅法研究會會長劉劍文教授在致辭中對北京工商大學法學院承辦此次會議表示感謝,并指出,隨著中國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財稅法在解決發展不充分不平衡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希望各位與會專家學者能將本次論壇的成果進一步延展升華,不斷發揚財稅法研究在同領域研究中的超前特色。開幕式由法學院教授郝琳琳主持。
會議第一單元的主題為“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轉化與財稅法治”,由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葉姍主持。中國財稅法學研究會副會長賈紹華教授、臺灣大學黃茂榮教授、中央財經大學蔡昌教授、北京工商大學郝琳琳教授、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洪治綱教授、常州大學楊大春副教授、天津工業大學付大學副教授、北京大學博士生胡翔等圍繞單元主題,分別就稅收裁定——基于稅收執法和納稅服務社會最優視角、稅收法治與納稅義務人權益之保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稅制改革戰略構想、整體觀視野下社會主要矛盾的化解與財稅法治的回應、綠色發展權視域下的稅法變革、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與稅法的四個轉型、財稅法社會控制功能的分析范式與制度構建、財稅行為語境鋪陳與概念考辯——理論牽引財稅法治變革的突破與反思等問題進行了主旨發言。中國財稅法學研究會秘書長、首都經貿大學周序中教授對各位專家學者的發言做了精彩深入的評議。
會議第二單元的主題為“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與財稅法的合憲性審查”,由常州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楊大春與北京工商大學法學院講師剌森主持。臺灣文化大學法律學系藍元駿副教授、臺灣東吳大學陳清秀教授、河南工業大學譚波教授、臺灣亞洲大學財經法律學系謝如蘭副教授、北京工商大學法學院講師郝思、吉林大學與臺灣中正大學博士生黃衛、畢馬威企業咨詢有限公司合伙人李鵬、西南政法大學碩士生丁健鴿等分別以分配正義與財稅憲法全球化、薪資所得實額減除費用法制的探討、“稅收法定”問題論綱、稅收資訊收集與隱私保護、回應性監管理論在稅法領域的運用、參與印花稅立法的感受、衡平稅法對新時代主要矛盾的回應等問題做主旨發言。中國政法大學比較法學研究院副教授、港澳臺法律研究所所長徐妍對各位專家學者的發言進行了精彩的評議。
會議第三單元的主題為“落實稅收法定原則與完善地方稅體系建設”,由中央財經大學財稅學院湯貢亮教授與北京工商大學法學院講師杜津宇共同主持。中國政法大學施正文教授、北京易瑾稅務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合伙人高麗霞、北京大學博士生于淼、北京工商大學法學院碩士生劉佳璐、中央財經大學碩士生曲藝分別圍繞房地產稅立法及其改革路徑、稅制設計中性原則對企業集團稅務管理的重要性、稅收法定視野下地方稅體系的完善、我國地方稅體系主體稅種的選擇研究、地方稅收立法權的潛在空間及合理性等題目做主旨發言。河南工業大學譚波教授對各位專家學者的發言進行了深入的評議。
閉幕式上,中國財稅法學研究會副會長賈紹華教授做總結發言。他表示,感謝北京工商大學法學院在承辦此次會議中的辛勤付出,感謝來自兩岸的專家學者的共同努力工作,在短短的一天時間里,各位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為中國財稅法治的建設建言獻策,表達了觀點、交流了思想、增進了友誼,會議取得了豐碩的學術理論成果!
法學院院長謝安平教授、院黨委書記文四英,學院部分教師、相關工作人員及研究生60余人參加了此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