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我校外國語學院主辦的口筆譯教育教學研究求索論壇召開,我國口筆譯學界知名學者、國際機構和企業界知名專家受邀做主題演講,來自全國高等院校、相關科研院所、翻譯業界、行業企業的近150名專家學者參會研討。
開幕式上,我校副校長鄭文紅致歡迎辭。他代表學校向與會的專家學者表示誠摯的歡迎,介紹了學校的歷史和現狀,肯定了外國語學院近幾年的發展,對外國語學院的發展提出了要求和期望。他指出,要從學科建設出發,服務學校大局,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學校2030年研究型大學建設目標貢獻力量。
外國語學院院長劉紅艷教授主持開幕式并致辭,她對與會專家和參會代表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感謝。2018年恰逢外國語學院辦學30周年、建院10周年,本次口筆譯教育教學研究求索論壇是慶祝辦學30周年紀念系列活動的開篇之作。求索論壇定位高、參與廣,腳踏實地,靜心求索。
論壇邀請了9位在口筆譯學領域享有盛譽的專家學者分別在上、下午場進行主旨發言。與會專家層次高,有知名高校院長、博導,有曾在聯合國、外交部工作的官員,有曾在美國蒙特雷國際研究學院任教的口譯專家、國際會議口譯員協會(AIIC)會員。參會代表北到哈爾濱,南到澳門,來自高校、翻譯行業和企業界,結構構成真正體現了校企融合。會議主持分別由院長劉紅艷、副院長楊增成、苗天順和學院MTI主任田芳擔任。
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教指委專家委員、北京語言大學高翻學院建院院長劉和平教授做了題為“社會學視野下翻譯專業教育標準:挑戰與創新”的報告;北京外國語大學高翻學院執行院長李長栓教授做了題為“翻譯教學的重點是培養批判思維和調查研究能力”的報告;我校外國語學院院長劉紅艷教授做了題為“基于口譯學習者多模態語料庫的翻譯人才培養”的報告;上海予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建勛的做了題為“口譯教學的新模式”報告;外交部翻譯室原主任,中國駐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原大使,聯合國大會和會議管理部文件司中文處原處長徐亞男做了題為“聯合國文件翻譯的特點”的報告;首都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博士生導師封一函教授做了題為“論MTI筆譯方向畢業論文的基本要素”的報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外國語學院博士生導師文軍教授做了題為“翻譯專業教師發展的幾點思考”的報告;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高翻學院高級工程師魏子杭副教授做了題為“翻譯技術與翻譯項目管理課程中應用型人才養成”的報告;國際會議口譯員協會會員、曾任教于美國蒙特雷國際研究學院高翻學院的施曉菁副教授做了“翻譯人才的五大能力”的報告。
論壇閉幕式上,劉紅艷教授對各位專家的精彩報告進行了點評。她表示,此次求索論壇針對翻譯碩士培養的全過程,從理念和標準到教師發展,再到如何培養翻譯碩士的方方面面展開深入研討、分享成果、融通睿智。與會代表享受了思想盛宴和學術大餐。作報告的的9位專家年齡層跨度大,雖橫跨40到80年代,但聚志同者共求索,共商譯學之傳承。劉紅艷援引明代思想家王陽明所說的“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感謝各位專家貢獻智慧,啟發與會者的思考。外國語學院主辦的“口筆譯教育教學研究求索論壇”求真求實求新,知且行,不忘翻譯初心,培養語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