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下午,我校首屆“研究生學術環游300秒”暨第十二屆優秀學術團隊評選活動在良鄉校區舉行。本次活動由研究生院(黨委研究生工作部)主辦,校研究生會承辦。副校長謝志華出席活動并講話,研究生院副院長兼研工部副部長熊慧、材機學院黨委副書記楊秀萍、學院的導師代表、研究生、本科生代表共300多人參加活動。
本次活動歷經30多天的選拔,10個學院的參與,24支參賽隊伍的較量,最終共有來自8個學院的12支學術團隊進入決賽環節。開場視頻介紹了不同專業團隊以及所研究的領域,畫面在實驗室、圖書館、教學樓中不斷切換,展現團隊成員們忙碌的身影、青春昂揚的熱情、老師們的關切希冀,體現了科研工作的嚴謹,更彰顯了青年研究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12支決賽參賽隊在300秒的時間里,介紹了自己團隊研究領域的價值、內容和取得的學術成果,以及團隊建設和成員的未來發展等,各學科團隊雖然研究領域不同,但都堅持問題導向,“環境友好高分子材料學術團隊”和“環境友好阻燃材料團隊”以環保問題為導向,致力于綠色環保的材料研究,“新型光電功能材料團隊”致力于稀土熒光材料的研發,“顏值即正義團隊”開發了便攜式皮膚診斷箱,“合香成色團隊”和“食海拾珍團隊”分別致力于香氣特性和功能性食品配料研究,還有的團隊關注國有企業分類、立法文本翻譯、校園貸相關法律問題研究、物流電商倉儲選址、智能機器人研究、立法文本翻譯等,展現出了學術研究的魅力和青年研究生學以致用的社會責任感,讓在場觀眾充分感受到了青年科研工作者的情懷和風采。
評委老師們對12位代言人及他們的團隊均予以了很高的評價,有的老師談到,習總書記對青年學生提出的“愛國、勵志、求真、力行”的期望,我在今天演講的研究生身上切實感受到了,讓我非常震撼!有的老師表示,學術300秒的演講平臺讓研究生們能夠走出實驗室,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科研不僅要“做”出來,還要“說”出來,研究生需要不斷超越自己,也對我今后指導研究生有很好的啟發。在場的同學們也與各位團隊代言人就如何選擇讀研目標學校和專業、如何看待論文發表成果、如何處理學習和科研的關系等進行了互動,選手們耐心作答,贏得陣陣掌聲。
本次活動采取大評委制,現場老師評委32人,學生評委274人,通過場內評委現場投票,評出了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以及優秀獎6名;通過場外微信投票,評出最具人氣獎1名,謝志華副校長和熊慧老師分別為獲獎團隊頒發了榮譽證書。
謝志華副校長作總結發言,他指出表達是一種崇高的藝術,要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深奧的東西通俗化,零散的東西規律化,具實的東西思想化,靜態的東西延展化。人們要深入地了解自己,了解所要表達的事物,才能讓他人理解。他強調,學習的本質就是發現差異的存在性。今天的活動通過不同學科的演講發現了不同領域的差異性,從而找到了他們存在的基礎。他希望活動在未來越辦越好,水平越來越高。謝志華副校長的講話令在場的活動參與者倍感激勵和鼓舞。
此次“學術環游300秒”活動的成功舉辦,是一次特別而有意義的嘗試,開拓了研究生的視野,鍛煉了研究生的膽識,促進了不同學科間研究生的交流,也鼓舞了研究生鉆研的熱情,吸引了本科生讀研的興趣。選手袁理表示:“與往屆學術優秀團隊評比相比較,本次活動內容顯得更加豐富,形式更加生動,各個團隊之間不再只靠過去獲得的成績與獎章,更要看參賽者在比賽時的各方面能力,并且整個活動過程中有更多機會讓各團隊成員凝聚到一塊,以最好的狀態去迎接比賽。”學生評委本科生保險152段娜表示:“這一活動讓我收獲良多,我被學長學姐們的成就驚訝到,這些學長學姐們,不僅在學術上頗有成就,而且在社會工作上也非常優秀,他們是我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