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上午,首都流通業研究基地在阜成路校區召開了2018年第二次學術委員會會議,討論今年開放課題和內設課題的主題。北京市發改委經貿處徐逸智處長,基地首席專家、副校長謝志華教授,商學院院長王國順教授,研究生院長楊德勇教授,科技處康智勇副處長、商學院劉文綱教授參加了會議。
基地主任、經濟學院院長徐丹丹教授介紹了與會的領導與專家,對他們百忙中關心基地的建設與發展表示了感謝,希望與會專家對即將開始招投標的今年基地內外課題的主題提出寶貴的意見;經濟學院副院長郭馨梅教授介紹了2012-2017年63個基地內設課題和2016-2017年15個基地開放課題的主題設立的背景與意義;徐逸智處長從北京市作為超大城市為滿足首都核心功能的需要而慢慢弱化商品生產功能的實際出發,指出首都流通業正面臨著新時代的戰略轉折點,強化流通的作用能擴大消費和保障首都安全。同時針對采購、運輸、儲存、銷售等商品流通四個環節存在的問題,建議以“北京超大城市現代流通體系構建研究”為主題,從以鮮活農產品流通為重點、以日用消費品流通為主體、以培育中高端消費為先導、以現代物流規劃建設為抓手、培育重點骨干現代流通企業等方面開展研究。
有過多年在政府部門執筆起草相關政策經驗又身處流通主管部門的徐處長的看法得到與會專家的一致認可。根據首席專家謝志華教授關于基地要緊緊圍繞政府政策的制定和服務行業發展的需要開展課題研究的建議,考慮到開放課題主要面向全國其他高校、內設課題主要針對校內教師進行招投標,與會專家建議再增加一些議題:如圍繞雄安新區建設、疏解非首都功能、新經濟新時代背景等對京津冀流通業協同發展、疏解空間的合理利用和流通產業轉型升級等進行具體研究。
本次會議是學校科研平臺學術活動月系列活動之一,會議的召開為基地下一步研究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