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塑料衛生與安全質量評價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中國輕工業綠色塑料成型技術與質量評價重點實驗室召開學術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暨開放課題評審會。副校長鄭文紅出席會議。會議由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王玉忠院士主持。
鄭文紅副校長向專家們介紹了學校的發展歷史以及學科建設情況,指出重點實驗室建設是學校轉型的一個重要支撐,希望各位學術委員會專家能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把兩個實驗室建設好,更好地為人才培養、國家和北京的建設做出新貢獻。
重點實驗室主任黃志剛教授介紹了與會領導和專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翁云宣教授匯報了塑料衛生與安全質量評價技術以及綠色塑料成型平臺2017-2018年度的工作,介紹了重點實驗室2017年度開放課題執行情況,重點介紹了實驗室功能、定位,依次匯報了各個研究方向的研究內容、研究特色及取得的科研成果,最后匯報了未來工作規劃與目標。
王玉忠院士肯定了重點實驗室的定位、研究方向及有關取得的研究成果,建議進一步引進高層次人才,努力建成省部共建實驗室。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王竹天研究員建議重點實驗室加深食品接觸材料的研究,做好宣傳工作,對與實驗室研究方向貼合的開放課題適當增加資助力度。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郭寶華教授指出重點實驗室的研究方向與國家、世界的發展方向相吻合,建議做出實驗室的特色,引進高端人才,擴大人員規模。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陳國強教授指出市場上缺少快速鑒定可降解材料的技術、方法及儀器設備,重點實驗室可以對開放課題的申請提供引導,更快地開發出相應的新技術、方法以及儀器設備。同濟大學任杰教授對實驗室的定位給予肯定,建議今后工作要更加強調特色,更多地爭取國際認證的標準,提升國際地位。北京永華晴天設計包裝有限公司劉赟橋董事長指出實驗室要更好地與企業合作,了解行業發展趨勢,建議發揮重點實驗室的優勢,加快制定塑料回收相關的標準,減少環境污染。
王玉忠院士總結了每位專家的發言,強調兩個實驗室要繼續發揮在國家和行業的優勢,滿足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爭取在重大關鍵技術創新上取得成果,不斷積累基本科學數據、資料和信息,并提供共享服務,為國家宏觀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科學技術處處長張曉堂、副處長康智勇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