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首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教授李剛在良鄉校區以“回望盛世慶典,唱響時代旋律”為題,為同學們講述慶典背后鮮為人知的動人故事,呈現一場立體豐富的多媒體與合唱藝術融合的愛國主義視聽音樂思政課。
李剛表示,每一首天安門國家慶典合唱的曲目都經過精挑細選。他著重介紹了《唱支山歌給黨聽》《團結就是力量》《我們走在大路上》《社會主義好》《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新的天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等歌曲,講解了它們的創作過程以及情感內涵。通過播放2021年10月1日天安門前3000人合唱的影像資料,用嘹亮的歌聲喚起同學們對祖國的熱愛。
李剛提到,習近平總書記對建黨百年慶祝活動給予了高度評價:此次慶祝活動盛大莊嚴、氣勢恢宏,禮序乾坤、樂和天地,充分體現了儀式感、參與感、現代感,辦出了中國風格、中國氣派、中國風采,起到了統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奮人心、鼓舞士氣的作用,完全達到了預期目的。對于總書記的充分肯定,李剛作為活動籌備的工作人員感到備受鼓舞。
關于合唱取得圓滿成功的原因,李剛強調,這離不開合唱學生和指揮團隊精益求精的態度和不怕苦、不畏難的精神。李剛通過分享第一視角下三千多名合唱學生和指揮團隊學習、排練的過程,展現了他們日以繼夜、廢寢忘食的訓練場景,凸顯了青年學生吃苦耐勞、堅持不懈的精神風貌。他表示,此次活動是一次愛國主義教育的實踐,展現了當代青年的使命擔當,能讓青年們在大的國家背景下感受到個體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助力他們成長成才,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李剛指出,當代青年應樹立青春向黨,強國有我的正確價值觀。“青年強,則國家強”,李剛談到,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11月21日,北京市海淀區禁毒委員會尚超在良鄉校區對同學們進行了禁毒宣傳教育,詳細介紹傳統和新型毒品的種類、特征、危害,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識毒、防毒;北京海關緝私局梁冰對同學們展開了反走私教育,從海關緝私部門機構設置、走私罪罪名罪數出發,針對具體走私案例進行講解;北京海關緝私局馮樂超介紹海關進出境禁、限制的相關規定,展示在實物中扣留的物品,講解海關關于郵寄物品的相關規定。本次講座將黨的依法治國與大學生教育相結合,有助于大學生禁毒法法治觀和反走私觀的建立。
尚超說明了毒品種類、毒品帶給人體的巨大危害以及毒品犯罪的量刑標準組成。他講述了毒品帶給人的心理成癮性與生理成癮性,吸食毒品會損傷人的精神狀態與生命安全。尚超通過自己的辦案經歷闡述毒品傳播的方式非常多樣,提醒當代大學生要特別謹慎網上交友與進出酒吧等高危場所誤吸食毒品的可能,不要掉以輕心。他告誡同學們毒品犯罪不存在“無知者無畏”的情況,我國嚴格實行“吸毒違法,種毒必究,販毒嚴懲”的原則,特別提到只要運輸毒品,不論是否知情均需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梁冰將走私的概念作為切入點,說明走私犯罪有兩個重要組成條件,在主觀上存在逃避海關監管的行為和非法運輸、攜帶、郵寄國家禁止進出境的物品、國家限制出境或者依法應當繳納關稅和其他進口緩解代征稅的貨物、物品。他通過分析與同學們息息相關的案件,如海外商品購買超出物品自用合理范圍被追究法律責任等案例,深入淺出地解釋了海關相關法律條例,并結合現實辦案經歷對不同類型的走私罪名進行辨析,使同學們深刻認識到走私犯罪離我們并不遙遠,在今后的生活中更要規范自己的行為,建立起反走私觀念,避免誤入歧途。
馮樂超講道,國門生物安全就是國家為了避免外來物種進入自己境內產生危險而進行自我保護的能力。從重要性來看,生物安全是我國總體安全觀的重要安全領域,深受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同時外來生物入侵會危害國家生物及生態安全,甚至影響到我國的經濟領域,據2020年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我國每年因外來物種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2000億元,為嚴守生物安全國門保護瀕危物種,我國于1981年正式加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馮樂超提到,當前飼養異寵熱度不斷攀升,不少人通過郵寄的方式購買海外爬行動物、昆蟲等,但一些動植物在我國境內沒有天敵,一旦在我國境內傳入將會迅速擴散,從而對我國農業、漁業等多個行業造成嚴重危害。
11月23日,北京科技大學軍事教研室本科教學督導、教授陳永光以“我們的隊伍向太陽”為題,帶領同學們回顧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歷史,回望與思考這支人民軍隊的建設與發展。
陳永光強調,中國人民解放軍歷經磨煉,逐漸走向勝利,不僅因為其固本強基,始終堅持黨指揮槍,也因其立根鑄魂,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更是因其立志打贏,以軍人血性為中國帶來了一場又一場戰役的勝利。
陳永光提到,崢嶸歲月中,無論形式怎么變,黨引領中國人民解放軍往正確方向前行始終不會動搖。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解放軍由弱到強,帶領人民由勝利走向下一個勝利。他詳細講述了從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第一槍到1929年為黨的建設指出正確方向的古田會議的歷史,進一步闡釋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對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勝利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陳永光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能在歷史長河中愈加壯大離不開科學理論的指導。長征期間,紅軍一邊行軍一邊開展思政教育,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讓一個個沒有接受過教育的“土出身”變成了一個又一個挺身而出的戰士。陳永光評價到,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一支有信仰有血性的軍隊,井岡山戰役、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面對強大的對手,中國人民解放軍從未退縮,以必勝的決心,用鮮血淋漓的雙手,為中國帶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
百年黨史,波瀾壯闊,中國人民解放軍始終堅持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做好反腐敗斗爭。陳永光強調,中國人民解放軍能久經淬煉,在新時代繼續書寫新篇章是因其深深扎根在人民的大地上,不忘為人民服務、為人民扛槍的初心。他提到,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保衛紅色江山,維護祖國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強大力量。從抗戰到抗疫,變的是形勢和難關,不變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一顆顆保衛家國,為人民服務的赤子之心。要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把紅色基因傳承下去、確保紅色江山后繼有人、代代相傳。回顧歷史,展望未來,人民軍隊永遠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