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塑料衛生與安全質量評價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中國輕工業綠色塑料成型技術與質量評價重點實驗室召開學術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暨開放課題評審會。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綜合業務部副主任劉晶晶、北京技術交易促進中心房曉麗部長、我校科學技術處副處長康智勇出席了會議。會議由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王玉忠主持。
劉晶晶介紹了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有關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建設及其科技規劃情況。房曉麗介紹了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建設及其今后對平臺將加強考核與支持力度情況。康智勇向專家們介紹了學校重點實驗室建設、考核等情況,希望各位學術委員會專家能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把兩個實驗室建設好,更好地為人才培養、國家和北京的建設做出新貢獻。
重點實驗室主任黃志剛教授介紹了與會領導和專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翁云宣教授匯報了塑料衛生與安全質量評價技術以及綠色塑料成型平臺2018-2019年度的工作,介紹了重點實驗室2017和2018年度開放課題執行情況及2019年度開發課題申報情況,重點介紹了實驗室功能、定位,依次匯報了各個研究方向的研究內容、研究特色及取得的科研成果,最后匯報了未來工作規劃與目標。
同濟大學任杰教授對實驗室的定位給予肯定,建議今后工作要更加強調特色,更多地爭取國際認證的標準,提升國際地位。北京永華晴天設計包裝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赟橋指出實驗室要更好地與企業合作,了解行業發展趨勢,建議發揮重點實驗室的優勢,加快制定塑料回收相關的標準,減少環境污染。會議期間,專家還對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申博工作給予了具體指導。
王玉忠院士肯定了重點實驗室的定位、研究方向及有關取得的研究成果,建議進一步引進高層次人才,努力建成省部共建實驗室。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王竹天研究員建議重點實驗室加深食品接觸材料的研究,做好宣傳工作,對與實驗室研究方向貼合的開放課題適當增加資助力度。強調兩個實驗室要繼續發揮在國家和行業的優勢,滿足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爭取在重大關鍵技術創新上取得成果,不斷積累基本科學數據、資料和信息,并提供共享服務,為國家宏觀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會議分別對2017年和2018年開放課題進行了結題驗收和中期檢查,并對2019年開放課題申請進行了評審。開放課題負責人分別就其承擔課題的研究任務、研究內容、取得的成果、經費預算與支出等進行匯報并詳細回答了各位專家的問題。
2017年兩個重點實驗室共資助項目18個,累計發表SCI收錄論文18篇其中ESI高被引文章1篇,發表國內核心期刊1篇,制定國家標準1項。專家們一致認為,開放課題的研究內容均圍繞重點實驗室的研究領域展開,成果顯著,經費支出合理,達到了結題要求。2018年兩個重點實驗室共資助項目18個,已發表SCI收錄論文8篇。2019年共收到開放課題17個,每位課題申報負責人匯報之后,經過專家們評審及討論最終形成建議資助名單。
最后,重點實驗室主任黃志剛希望大家以開放課題為契機,多交流、多溝通、多合作,互通有無,取長補短,共同為我校學科建設與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