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經濟學院校外導師、騰訊研究院首席經濟學顧問吳緒亮應邀做了“從消費互聯網到產業互聯網:一個經濟學視角的觀察”的主題講座,講座由經濟學院貿經系主任梁鵬老師主持,貿經系老師和產業經濟全體同學參加了本次講座。
做為經濟學院學術月,貿經學術活動之一,吳緒亮的講座拉開了貿經學術大講堂的大幕。他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講解,分別為中國互聯網發展歷史、競從消費互聯網到產業互聯網、產業互聯網戰略轉型的經濟學觀察。
吳緒亮以騰訊的社交、娛樂、資訊、支付和工具為例,給同學們講解了消費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的不同。他談到,如果說消費互聯網類似于銀行業所說的對私業務,注重于持續發展C端業務,那么產業互聯網就類似于銀行的對公業務,而工業互聯網則是產業互聯網的一個(可能是最為重要的)子集,側重于加速拓展B、G端場景。其次講解了人工智能、云計算和大數據在醫療、金融、零售和農業等產業中的應用,并以農業為例,講述了騰訊首創的農業人工智能系統攻克了機器智能嵌入農業專家知識的難題。
吳緒亮介紹了雙邊市場與平臺競爭,講述了互聯網平臺呈現出的若干經濟學特征,并總結出這些特征中最核心的一點是雙邊市場及其相關聯的交叉補貼。然后介紹了免費模式與商業創新,指出免費的邏輯關鍵在于分析免費用戶組與收費用戶組的關系,這也是互聯網平臺企業價格結構設計需要考慮的一個關鍵問題。他為同學們講解了微信的故事,還通過考察滴滴出行、摩拜單車、美團外賣等典型案例,闡釋了跨界競爭與顛覆式創新的機理,并從雙邊市場、網絡經濟與范圍經濟等視角分析了“流量為王”背后的經濟學道理。吳緒亮表示未來的產業互聯網發展模式必將不同于消費互聯網,互聯網不可能成為各個傳統產業領域的顛覆者,而只能是他們的數字化助手。
在講座之后,吳緒亮與師生們展開了互動問答,對大家感興趣的產業互聯網發展前景和5G技術應用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