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我校食品安全大數據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重點實驗室”)召開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暨2019年開放課題評審會。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信息中心主任丁宏研究員、中國農業大學農業信息獲取技術農業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朱德海教授、北京郵電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杜軍平教授、北京信息科技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院長蘇中教授、北京康拓科技有限公司工控事業部總經理王迎春研究員,我校副校長方德英教授、科學技術處處長左敏教授、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黨委書記蔡強教授以及部分實驗室固定人員出席會議。會議由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我校副校長方德英主持。
左敏對各位專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他簡要介紹了我校在食品安全研究領域的優勢和成果,強調食品安全和大數據是當前國家戰略和需求,食品安全大數據技術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學校非常重視并將繼續大力支持重點實驗室的建設,希望各位專家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使重點實驗室建設更上一層樓。蔡強感謝各位專家一直以來對重點實驗室支持和幫助,介紹了重點實驗室基本情況和成績,希望各位專家繼續支持和指導重點實驗室的工作。
重點實驗室主任陳誼教授詳細匯報了重點實驗室2018年度的主要工作和成果,特別是2015-2017三年績效考核的完成情況,包括:考核指標完成情況、研究水平與貢獻、隊伍建設與人才培養、開放交流與運行管理,重點介紹了實驗室研發的國家食品安全抽檢監測信息平臺、國家農藥殘留數據智能分析平臺CIAP、基于多光譜技術的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與控制、以及食品安全知識圖譜及大數據平臺四項關鍵技術;此外她還介紹了重點實驗室的未來發展規劃和目標,包括:研究方向的擴展、核心技術的凝練、理論和應用的創新、國內外合作的增強等,爭取使實驗室在下一個建設周期更上一層樓。
學術委員會各位專家認真聽取了匯報,肯定了重點實驗室取得的成績,圍繞國家和北京市的食品安全布局和需求,具體從研究方向、研究內容和研究特色等方面給予了建議和指導。蘇中教授建議實驗室加強基礎理論、關鍵技術和工程應用研究,凝練成果,爭取申報各類科研獎項,調研北京冬奧會的食品安全應急需求,爭取參與攻關,為北京市做貢獻;丁宏研究員建議重點實驗室在數據獲取、在線處理、智能分析、風險預警等方面還需深入研究,加強產學研合作,使科研成果落地,進一步服務北京;杜軍平教授建議從實驗室特色角度,繼續加強食品安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的領域交叉,通過承擔各類科研項目提高科研水平和實驗室的影響力;朱德海教授建議實驗室要注重凝練特色和加強基礎研究,從各類應用中凝練共性支撐理論,進而進行應用創新,還建議加強實驗室隊伍建設,注意引進國內外高層次人才;王迎春研究員建議深化交叉研究,研究手段多樣化,關注北京市科委的研究布局。
方德英副校長做總結發言,他代表學校感謝各位專家對重點實驗室提出的寶貴建議,以及一直以來對重點實驗室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介紹了學校對重點實驗室的管理和支持政策。他要求重點實驗室要認真總結專家們提出的建議和意見,明確目標,制定具體落實方案和措施。通過自己培養和人才引進等多種方式進一步加強實驗室隊伍建設,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數量,特別是高層次人才;要進一步凝練學科方向和科研成果,加強推廣應用,提高整體實力,爭取更上一層樓,為學院和學校的學科建設,特別博士點申報提供支撐。
會議最后對2019年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申請進行了評審,專家們結合研究內容、考核指標、研究基礎等方面,對每項開放課題進行了評審,通過投票決定2019年資助重點課題1項、一般課題10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