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由我校商學院主辦的第15屆亞洲金融市場與經濟發展國際會議暨亞洲國家與市場的金融專題會議在京舉行。本次會議由日本長崎大學、西南財經大學、日本滋賀大學、對外經貿大學聯合主辦。來自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清華大學等國內外30多所高校的專家學者、研究人員以及我校商學院、經濟學院部分教師、國際留學生、研究生等200余人參加了本次學術會議。商學院院長毛新述主持開幕式。
作為會議的主辦方代表,我校副校長謝志華、商學院院長毛新述為本次會議致辭并做主題發言。謝志華以“新技術與金融市場”為題做主題演講,希望各國學者深入對話、開啟智慧、拓展眼界、把握研究熱點、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毛新述預祝會議順利舉辦,希望與會學者攜手共同探索人類經濟、金融發展的規律,引導亞洲經濟金融市場正確發展。
作為會議的聯合主辦方,日本長崎大學前經濟學部院長岡田裕正教授、日本滋賀大學副校長小倉明浩教授、對外經貿大學國際商學院副院長邢小強教授分別介紹了各自高校的概況并分別圍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討論”“全球趨同與國際經濟體”做主題演講。英國蘭卡斯特大學的Shantanu BANRJEE教授以“財務不端行為對利益相關者戰略決策的連鎖反應”做主題報告、SSCI期刊《China & World Economy》執行主編馮曉明研究員以“中國:在進一步開放的道路上”為題做主題報告。
會議組織了六場平行分論壇,分別由北京理工大學陳宋生教授、日本長崎大學岡田裕正教授、西南財經大學系主任陶啟智教授、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程林教授、我校商學院王斌教授主持,主題覆蓋并購與宏觀經濟、會計與審計、金融、公司治理、媒體與資本市場、社會責任。分論壇由報告人匯報論文,由點評人進行評論并提出建議,最后現場自由討論。會議現場國內外學者濟濟一堂,學術氣氛濃厚。
在并購與宏觀經濟分論壇,商學院劉婷點評了“控股股東與高管串通行為的實證研究——來自附有業績承諾并購事件的證據”;商學院余琰點評了“政治不確定性、政治關聯與并購:來自中國的證據”;經濟學院程熙鎔點評了“信仰驅動的長期經濟停滯”。在會計與審計分論壇,商學院劉青青報告了論文“四大和非四大審計市場集中度對審計質量的影響”,并點評了“出生地的詛咒:審計師家鄉對審計質量的影響”;商學院蘇峻點評了“這是一個小世界:社會關系與共同基金經理投資組合決策的重要性”。在社會責任分論壇,商學院段夢然點評了“信貸歧視、資產管理行業發展與公司債務融資成本”。
本次會議在各高校教師、學者的共同努力下圓滿結束。參會學者稱贊了會議的精心組織與貼心服務。他們表示,此次國際會議的主題演講與學術論文報告包含了金融、管理、經濟領域的前沿高水平研究成果,為跨國合作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和平臺。此次會議為我校提高國際形象,加強中外、內陸與港臺校際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