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切實落實《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要求,推進思想理論課改革創新,深化實踐教學改革探索,展示和表彰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優秀作品,12月25日下午,馬克思主義學院和校團委、教務處聯合舉辦的“我和我的祖國”——第四屆“揚帆杯”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優秀作品展評大賽在良鄉校區舉行。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王魯娜、常務副書記文四英、副院長姚洪越,黨委宣傳部副部長楊艷萍,團委副書記孫惟佳等出席會議。學院全體思政課教師以及參與現場展示的16個小組成員參加大賽。各院系學生代表近200人觀摩了參賽作品展評并參與現場實時投票。
孫惟佳致開幕詞。她肯定了“揚帆杯”大賽的作用與意義,談到“揚帆杯”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引導大學生理解書本,關注社會,為國奮斗。她提到,書本知識要接受實踐的檢驗,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是實現這一目的的有益嘗試。
此次大賽延續了前三屆廣受師生好評的四個篇章,即“我的大學:成長篇”、“我的家鄉:歷史篇”、“我的光影:哲理篇”和“我看社會:調研篇”。每個篇章有四部優秀提名作品參加展示,在場教師評委與學生評委根據作品主題、作品內容、展示形式、展示效果進行打分。
在“我的大學:成長篇”中,《別忘了你也在屏幕前》通過男主人公“史健康”的故事所折射出的網絡暴力問題,提出新時代大學生如何在網絡時代自處和與他人相處的問題,表現了大學生對現實問題的關注。《何謂孤獨》展現了大學生孤獨的原因以及如何應對孤獨,提出孤獨的代價是青春,但孤獨的收獲是追夢與成長的觀點。《聚焦香港,往日與未來》以歷史的視角呈現香港的發展與變化,展現香港與祖國的關系:“香港是中國的香港”,“祖國好,香港好”,“香港好,祖國好”;展望香港與祖國大陸的美好未來。《七十之歌》展現了新中國成立七十年來的發展與變遷。
四大篇章以愛校、愛鄉、愛馬、愛國為主線,關注熱點問題,關注現實成就與問題,思考其未來前景與當代大學生的關聯性,緊密相連,環環相扣,體現了大學生對大學的感悟和社會的體悟,共同構成了思政課實踐教學促進大學生素質和能力提高的多元化、分層次培養目標體系。
姚洪越對大賽進行現場點評。他感謝并肯定了參賽大學生的努力與成效,分析了大賽的主題與特點,對大賽進行了整體評價。他談到,展示大賽作品是各參賽小組團結奮斗的結果,對同學們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的表示感謝與祝賀。此屆參賽作品體現新時代、新青年的維度;具有大學生這一年輕群體的身份特征;思考民主與法治、善與惡,體現“度”的把握;具有立足思想政治理論課、關注自身與社會、弘揚正能量的特征。他勉勵大學生“奉獻是一種深層次的快樂”,希望大家關注自身、關注社會、弘揚正能量、助力新時代。
王魯娜代表學院致閉幕詞。王魯娜對校團委、教務處、黨委宣傳部的大力支持表示誠摯的感謝,對獲獎學生表示熱烈的祝賀。她談到,優秀作品思想意蘊深刻、技術運用嫻熟,是精彩紛呈的精神盛宴,充分體現了同學們對家鄉與學校的熱愛,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對現實的思考,對社會的關注,體現了同學們的愛校、愛鄉、愛馬、愛國之情;“揚帆杯”大賽以北京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重大項目《多元化、階梯式實踐教學模式探索與創建》為依托,這些優秀實踐作品是對思政課多元化、階梯式實踐教學成果的驗收和總結,將激勵我們在深化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的道路上繼續探索前行。她勉勵在座的同學,“從容不迫學理論,腳踏實地重實踐”,要善于理論聯系實際,要善于思考和實踐。
出席大賽的領導和教師代表為本次大賽的獲獎小組學生代表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