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弦。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北工商青年積極響應黨和國家“全民抗擊疫情”和團中央“返鄉大學生回社區(村)報道”的號召,在做好自我安全防護的前提下,積極踴躍地自愿加入防控志愿隊伍當中,依法科學有序參與疫情聯防聯控。他們穿梭于介紹道上、樓棟里、社區中,用腳步、技能、擔當參與構建聯防聯控的人民防線,他們向社區(村)報道,向祖國報道,筑起防疫的青春長城。
姐姐支援前線 我在家鄉站崗 坐標: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宜州區
梁寶麗是經濟學院金融182班的一名預備黨員,2020年2月,受到在武漢前線支援的姐姐的影響,在這次共同戰“疫”中,家住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宜州區她,以實際行動響應黨中央發出的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戰斗號召,主動擔任區團委組織的社區防疫志愿者。
“您好,請問你們是從哪里來的?”“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外來走親訪友人員一律不得進入,外來車輛和人員不允許進入社區。”“請下車做一下體溫檢測、信息登記,感謝您的配合……”這是金融182班梁寶麗同學在社區防疫工作的一個縮影。社區防控需要24小時守崗,時間長、任務重,碰到忙的時候,一天可能都顧不上喝一口水,到家后,手腳都凍透了,但面對社區防疫工作的這些困難時,梁寶麗卻堅定的表示:“我不后悔去干這份志愿者工作,因為它讓我更清楚的意識到了自己的責任,為社會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貢獻。雖然我的‘一線’并不‘激烈’,但我依然會堅持我平凡的崗位,對每一位居民的安全負責,對每一位居民的生活負責”,她在盡自己的力量保護身邊每一個人。
她談到:“雖然已經開學上網課了,不能每天去值守,但在周末或休息時間,我依然會去堅守崗位。疫情一天不走,我的責任就一直在。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作為一名預備黨員,作為北工商的學子,只要需要我,我就會走在前面”。
上陣母子兵,和媽媽一起守衛家鄉 坐標: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
林澤宇是經濟學院金融182班的一名共青團員,為響應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招募抗疫志愿者的號召,林澤宇同學從2月6日起參加了家鄉的志愿服務。達拉特旗作為內蒙古疫情最嚴重的旗縣,采取了最嚴格的防控措施,林澤宇所在的小區人員要求每家兩天派一個人出小區購買生活物品,所有車輛無通行證一律不得上路。作為志愿者,林澤宇主要的工作就是嚴控小區人員出入,登記人員車輛信息,監督小區居家隔離人員。
在疫情面前,雖然天氣是寒冷的,病毒是無情的,但是人心還是溫暖的,林澤宇感慨說:“每天的登記工作讓我已經對小區人員基本熟悉,而他們也記住了我,每次出門會問候一聲,大部分還是積極配合我們工作的,有些居民還為我們值勤人員送來了奶茶,為這個寒冷的冬天添加了溫暖,我們值勤也有了動力”。
“我的母親是抗‘疫’小組組長,我是志愿者,被分配到了一個小區。小區的人說我們是上陣母子兵。”林澤宇說這是二十多年來度過的最特別的元宵節,他和他的母親一直堅守在崗位上,直到燈火璀璨,換班的人員上崗,母子倆才回家去過元宵。以往的元宵都是在爺爺奶奶家過,但是今年卻只能通過微信視頻來聊天。“我沒有敢和爺爺奶奶說我去做了志愿者,怕他們擔心?,F在雖然已經開學上網課了,不能每天去值勤,但是在周六日,我依然會去堅守。疫情不去,我的崗位就一直在,責任就一直在,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作為北工商的學子,只要祖國需要我,人民需要我,我會義無反顧的沖在前面!”
堅守,是莊嚴承諾 坐標:吉林省樺甸市大頂子村
在這個寒冷的冬天,新冠肺炎疫情就像壓在所有人心里的一團黑云,在我們被黑云籠罩時,總有人愿意成為光。為響應吉林省防疫志愿者招募令,經濟學院金融182班的范偉佳從2月8日開始,積極報名參加當地疫情防控工作,和當地黨員一起,在卡點志愿服務崗位,進行防疫排查,每天值班8小時,她認為這是一種“使命感”,這也是她一直堅持的動力所在。
范偉佳介紹,她的工作主要是對登記出入社區車輛和人員信息、檢查進出人員是否具有通行證、測量體溫、對不戴口罩的居民進行勸阻,她希望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為打贏防控阻擊戰做好堅實的后盾。
東北的冬天格外寒冷,在進行人員登記、體溫測量的過程中,手握不住筆、腳邁不出步的時候有很多,在范偉佳想放棄時看到身邊人仍在堅守,這一幕幕給予她堅持的勇氣,她深刻體會到工作人員的責任與堅守,用實際行動擦亮黨員“先鋒”底色。有人說,疫情是2020年最差的開端,但她更相信,戰“疫”的勝利,一定會成為中國2020更好的序曲!
我是黨員我先行 坐標:浙江省嘉興市
新冠肺炎來勢洶洶,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金融171班的張依自愿報名參加了當地疫情防控工作,主動聯系當地黨組織,并加入了大學生防疫志愿組織,協助社區進行防疫排查。
當問到為何參與此次志愿工作時,張依的一番話令人印象深刻,她說:“作為每一個‘小我’,我們能做的就是不害怕、不恐慌,盡量少出門,勤洗手、戴口罩等;但作為一個大學生黨員,我們應該要向優秀的黨員同志看齊,應該為這場戰役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她的工作可能只是防疫工作中的很小一部分,但她絲毫不懈怠,并且充分彰顯了大學生黨員的勇于擔當、無私奉獻的精神。
一個個的“小我”終將鑄成一個“大我”,正是有了像張依這樣工作在一線的廣大黨員、醫護人員等為防控疫情提供保障,為萬家團圓提供守護,我們才能凝聚起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強大合力!
跨越國籍的愛 坐標:非洲馬里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留學生們心系學校,心系中國,為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力量。來自非洲馬里的國際商務專業的研究生ABDOUL BOLEZ在短信中寫道:“我不富有,但作為北京工商大學的一名學生,我想以我個人的名義捐款來支持中國政府!”
戰“疫”當前,北工商青年心中有“國家”,行動顧“大家”,彰顯出新時代大學生的良好風貌,他們用一束束微光點亮初心,照亮戰“疫”前行的路,為打贏這場戰爭貢獻著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