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弦。北工商青年積極響應共青團中央《返鄉大學生們,請到社區(村)報道!》的號召,積極投身到區縣、街道、城鄉社區等防控工作一線。他們勇擔重任,聽從指揮,積極踴躍地加入防控志愿隊伍當中,依法科學有序參與疫情聯防聯控。他們勇擔青春使命,擔當起構建聯防聯控的人民防線,他們是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的戰斗員、宣傳員、保障員。他們向社區(村)報到,向祖國報到,筑起防疫的青春長城。
勇擔防疫青年“戰斗員”
法學院 法研1931 徐小涵
戰“疫”坐標:山東省濟南市濟陽區新元社區
2020年2月,面對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全國上下齊心協力、共同戰斗。我的父親是一名警察,他在分局疫情防控專班擔任聯絡員,負責制定方案、下發通知、調度督導、統計研判等工作,白天要參加市、區和分局指揮部的各種調度、推進會,晚上還要統計數據、修訂工作方案,整日早出晚歸,從年三十一直忙到現在。我的母親是一名人民教師,從正月初五起,作為教導處主任,她配合學校做好延期開學教學方面的準備工作,安排各學科提前備課,并做好同步練習及檢測的設計工作。同時,她帶領學校小學數學團隊承擔了區教體局安排的一至六年級數學兩周的五十多節課教學視頻及同步教學資料的設計和研制任務。為了確保各項工作按時完成,她時常晚上十點多才回到家,她說:“雖然我不能像醫務工作者那樣勇于奔赴前線搶救病人,更不能像鐘南山院士那樣正確分析疫情力挽狂瀾,但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疫情面前勇于擔當,是廣大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我義無反顧。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受到父母以及全國各地奔赴在一線的工作人員的鼓舞,我也決定以實際行動響應黨中央發出的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戰斗號召。我家附近的新元社區組織轄區成立疫情防控突擊隊,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我決定借此機會申請成為志愿者,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為遏制疫情擴散、奪取防控斗爭勝利貢獻力量。我的工作包括對重點排查的小區逐一給房主打電話,核實住房目前的居住人數,是否外租,家庭成員是否有外地人員。及時了解該住戶及其家庭成員的健康狀況。
志愿工作并不是一帆風順,有時候也會因為經驗不足無法解答市民的咨詢,但辦公室的工作人員會及時為我解答市民疑惑,幫助我熟悉工作內容。除此之外,對于調查類型的工作,偶爾也會遇到不配合的市民,我也會通過其他途徑盡力完成工作。這些困難不會讓我退縮,反而讓我更清楚的意識到在這場必須打贏的疫情防控阻擊戰面前,沒有局外人。我很榮幸能夠為抗擊疫情做力所能及的志愿工作。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我深知只有在關鍵時刻才是體現一名合格黨員的作用的時刻。雖然目前我還沒有成為一名正式黨員,但我比平時更加希望能夠參與到此次抗疫戰斗中,真正擔當起時代的重任。正如我的入黨申請書中所說,我會努力向一名合格的黨員努力進步,為我的家鄉和我的祖國盡力。我相信只要社會力量齊心協力,人民群眾萬眾一心,筑起疫情防控的鋼鐵長城,任何困難都打不倒堅強的中國人。
食品與健康學院 韓文鑫
戰“疫”坐標:北京門頭溝桑峪村
家住在桑峪村的韓文鑫是食品與健康學院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大一學生,在疫情面前她沒有選擇“宅”在家里,而是選擇請纓出戰,與村干部、廣大志愿者一道,加入家鄉疫情防控工作,幫村里做點實事。韓文鑫負責管理村委會防疫小組一線工作人員排查上報的動態疫情數據,成為了村里人人稱贊的防疫“臺賬官”。
記得初七韓文鑫找村書記報到的那天,她說:“我是一名生長在桑峪村的大學生,在拿到錄取通知書時,村里給了我們每名大學生一份助學補助款,我有義務在疫情防控關鍵時刻,發揮自己所學與全村人民一道并肩作戰。”每天韓文鑫早早都來到村委會,一忙就是一天,在她的幫助下,桑峪村的疫情防控各項動態數據信息一目了然,從疫情防控戰役打響至今,無一天遺漏。只要點開疫情防控動態數據管理臺賬,就能在表格里面輕輕松松地查到各類統計數據和動態數據,基本實現了各類基礎信息的互聯互通,少跑冤枉路,少干重復工,基本達到服務群眾“零距離”的目標。
此外,為了進一步了解臺賬上的各項數據,韓文鑫還擠出時間參加村里的入戶排查工作、村域消毒、站崗執勤等工作,有了一線的經驗臺賬上的數據才更完善、更符合實際,臺賬才變得更有意義。她表示,只要一天不返回學校,這堂特殊的“社會實踐課”就要好好地上下去,在以后的寒暑假還要繼續來村里報到。韓文鑫的出色表現,也贏得了村里黨支部的肯定,桑峪村黨支部特地給學校發來了對韓文鑫的感謝信。
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新時代大學生有責任、有義務為社會、為家鄉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這個不尋常的寒假,韓文鑫利用“小臺賬”發揮“大作用”,用自己的行動保障家鄉百姓的生命健康安全,為奪取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全面勝利盡自己的一份力量,打通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
爭當防疫青年“保障員”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 楊鴻澤
戰“疫”坐標: 北京市東城區炮局頭條28號院
家住北京市東城區炮局頭條28號院的楊鴻澤,是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大二的一名學生。他的父親是一位地鐵民警,他的母親是一位社區工作者。每年春節前后他的父母總是連夜值班為保護環境,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堅守崗位,但今年卻要加上一條聯防聯控、群防群控,除了主班就是備勤,只有在閑暇的備勤時間才能回家稍事休息一下便又投入到工作崗位上。他的母親在北京市工人體育館社區一線崗位上早上8點到晚上8點從除夕工作到了現在,每天回到家都是疲憊不堪,甚至在返京高峰期的那三天,他的母親都沒有回家。
他曾忍不住在電話里向父母抱怨“不能像上級領導請假休息一天嗎?一線崗位上少你一個沒有差別的。”但是父母的回答卻讓他非常的愧疚“你也知道這是一線崗位,我們這里是阻斷疫情擴散蔓延的最有效防線,如果我們都不認真工作如何才能阻斷疫情擴散呢?如何對得起抗擊疫情最前線的白衣天使呢?身為黨員如果不認真工作,又怎么對得起黨組織呢?為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我們的工作很重要,必須嚴防死守。犧牲自己時間,換來千家萬戶平安,付出多少都是值得的。”這可能是身為黨員的父母給他上的最刻骨銘心的一課。
他父母回到家中的第一句話就是:“離我遠一點,我剛從外面回來”,他就感慨萬千。一線工作者背后哪個不是一大家子的親人,誰家不是在盼著親人平安歸來。所以他下定決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助父母,這不僅是因為他是一線工作者家屬,更是因為他是入黨積極分子,這是他作為入黨積極分子的責任和義務。
他向母親打電話解到他的母親所在的工人體育館社區居委會中午沒有食堂提供午餐。在征得母親同意后他負責起母親單位員工的午餐。單位就餐人員很多,每次采購食材都重達十幾公斤。但當他看見叔叔阿姨們吃飯時臉上洋溢的笑容聽到叔叔阿姨夸贊的話語,他更加堅定了為一線工作者服務的信念。他從正月初五開始為社區站崗工作者送餐,下大雪的時候也沒有阻礙他的腳步。
年年冬日的都很寒冷,但是今年的冬日抗擊疫情的前線卻充滿溫暖,一名名“逆行者”像一束束陽光溫暖這寒冷凌冽的冬風。惟愿奮戰社區一線工作者們,都能身體健康、平安回家,致敬所有抗擊病毒戰場的英雄以及默默為一線工作者送溫暖的戰士。
藝術與傳媒學院 藝研192王斌
戰“疫”坐標:山東省聊城市莘縣
王斌家在山東省聊城市莘縣,從疫情警鐘拉響,王斌深知自己應該為黨組織分憂,貢獻自己的微薄力量,他毫不猶豫地向莘縣燕塔街道辦事處提交了志愿服務申請書,黨組織也很快回復同意了他的請求。
從正月初六至今,他一直堅守在永安小區,興隆小區,魯雁小區等小區門口,配合街道辦事處人員進行防控布控工作,主要負責人員出入登記、排查,分發口罩、酒精、消毒液等救援相關物資。
他每天工作時間8小時以上,但他一點也不覺得辛苦。晚上八點,正是萬家燈火時,他還忙在防控救災帳篷里。對于居民的不理解和不配合,他從不抱怨,總是耐心的勸導,以北工商人的敬業精神,從政策和生命安全等角度取得居民理解和支持配合,在他和基層工作人員日夜的努力下,小區居民由抱怨不理解到積極參與宣傳。王斌說,有一句話深深的觸動了他,“一線的醫務人員和萬千基層人員無疑是我們的英雄,但英雄也是血肉之軀而不是超人,英雄體現的是行動也是一種精神,敢于擔當無謂犧牲的精神。”我們期盼北工商所有師生在疫情過后都健康平安歸來,相逢在繁華似錦的北工商校園。
王斌堅信在全國人民的努力下,在黨中央的帶領下,我們很快就能打贏這場疫情保衛戰,恢復以往的工作學習生活,向著兩個一百年目標而前進。為武漢祈福,為湖北祈福,為中國祈福。
做好防疫青年“宣傳員”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 電子182 魏簡凡
戰“疫”坐標:河北省石家莊市南圣板社區
鼠年伊始,新冠病毒肆虐,湖北地區封城戰“疫”,病毒被隔離了,但隔離不了來自祖國四面八方的愛。計信學院電子182班魏簡凡的父親作為飛行員,在春節前夕投入抗疫前線,執行空運任務,頻繁往返于武漢黃石、荊州、十堰等地,運輸防護服等物資共計1000余公斤,至今已經一個多月。魏簡凡說這是他過得最特別的一個年,以往都是大年初一一早和父親挨家挨戶去拜年,今年卻只能通過微信視頻和爸爸聊天。雖然如此,魏簡凡卻很自豪。
作為中國公民,作為北工商學子,在爸爸的感召下,魏簡凡積極參加了河北省石家莊市南圣板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協助社區工作者統計外出返鄉人員信息,每日在網上搜集最新疫情防控信息,為居民們廣播實時疫情動態等。及時統計返鄉人員的健康狀況,挨家挨戶走訪排查,及時發現并上報生病人員,讓他們及時就醫。魏簡凡還負責統計社區每家每戶的物資需求情況,積極主動為沒有口罩的家庭派發口罩,減少了新病例的出現。
只要疫情需要,魏簡凡都會義無反顧的沖在前面。同時作為學院新聞中心和學校小薇團隊中的一員,他還定期更新學院“計信小助手”微信公眾號,負責審核同"信"戰"疫"板塊的新聞推送工作,同時編輯“BTBU小薇”微信公眾號中的“薇戰疫”板塊。他會及時搜集網上防疫相關素材,整理編輯,定期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通過這種方式,引導學校同學樹立科學戰疫的理念,做好疫情防控的宣傳員,為共同打贏這場疫情攻堅戰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藝術與傳媒學院 藝研182 邵夢茹
戰“疫”坐標:安徽省淮北市二里社區
日子過的悄無聲息,有關疫情方面的消息鋪天蓋地。藝研182班的邵夢茹常常愣神,覺得疫情下的安徽淮北似乎不是她熟悉的那個家鄉。
作為黨員和班長的她除了每天積極統計上報全班同學們的身心健康數據,還報名了社區志愿服務。黨組織安排她志愿服務的地點為安徽省淮北市二里社區。工作崗位為社區防疫巡查員、防疫知識宣傳員。主要工作任務是負責宣傳防控疫情知識、檢查過往行人有無攜帶出入證件并測量體溫、逐戶走訪做好排查登記等。
為了全面摸排武漢、湖北返鄉人員情況,街道指揮部指示各社區利用三天時間進行集中拉網式大排查,確保“不漏一戶、不漏一人”。二里社區原屬企業社區,社區內小區多、樓棟多、外地戶籍人員多,摸排任務異常艱巨。對此,邵夢茹在開始入戶前主動要求承擔更多的摸排任務,挨家挨戶上門走訪排查,詳細記錄相關信息后還不忘向居民普及防疫知識,僅僅一天她就摸排了170余戶。
在做社區志愿服務的過程中,她實實在在體會到了社區基層工作的辛苦,逐戶走訪排查登記時有居民不配合,她沒有退縮,總是耐心的勸說勸導,告知疫情的嚴重性。碰到抱怨不理解向她吐槽的居民,她耐心做好解釋工作,讓居民意識到這場病毒傳播的嚴重性和嚴峻性。入戶排查登記的過程中,她不忘結合所學新聞學專業知識,向居民介紹謠言識別機制和方法。她細心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贏得了社區居民的好評,也得到社區領導的表揚。
根據安徽省淮北市新冠病毒防控應急綜合指揮部關于全面實施封閉式管理的通告(第九號)規定:“除特殊需要外,每戶家庭每兩天指派1名家庭成員外出采購生活物資”。在社區有一位八十多歲的老人,雖然知道相關政策,但還是幾乎每天以各種理由要求出門且不愿意戴口罩。卡點上的工作人員使盡各種辦法也說服不了他,當大家都一籌莫展的時候,邵夢茹先耐心地跟老人講明特殊時期戴好口罩的重要性,并且親自示范口罩的正確佩戴方法,然后又仔細詢問老人的身體情況、出門原因等情況。通過一番了解邵夢茹得知,老人獨居在家,出門是想買一點心臟藥。考慮到老人出行不便,邵夢茹主動替老人買來了藥品,并承諾每兩天送生活物資上門。“你是在社區上班嗎?你叫什么名字”看到他胸前的志愿者證,老人拉著她的手再三追問,而她卻只是笑了笑:“舉手之勞您別放在心上,只要您配合我們的工作,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我們就滿足啦!”
目前也許正值凜冬,但我們會等,等霽后初晴,等春暖花開,等大病方愈。相信下一次在玉淵潭的路燈下仰望紛紛揚揚的櫻花并不遙遠,相信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配合支持下,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相逢繁花似錦的北工商校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