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弦。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北工商青年積極響應共青團中央《返鄉大學生們,請到社區(村)報道!》的號召,在做好自我安全防護的前提下,積極踴躍地自愿加入防控志愿隊伍當中,站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前線,依法科學有序參與疫情聯防聯控,在這次全員戰“疫”中發光、發熱,為疫情阻擊戰奉獻出自己的力量。他們迎難而上,無私奉獻,他們無懼危險、逆向疾行。真誠奉獻是他們靚麗的青春底色,他們用擔當奏響青春奉獻之歌。下面,讓我們來一起聽聽他們的戰疫心里話:
我是疫情防控“戰斗員”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 計算181 李宜源
坐標:北京市海淀區空間社區
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給原本輕松的寒假增添了一絲緊張的氣息。我們過年的眾多家庭聚會全部取消,原定的外出也不得不放棄了計劃。我是家中的第四代黨員,我的父母,姥姥姥爺,犧牲的太姥爺都是中國共產黨的一員。看著身為警察的父親一直堅守在一線沒有休息,身為教師的母親也報名參加社區值守及各種值班、巡查的工作中,年近80的姥姥姥爺為疫情也進行了捐款,我感覺身為青年大學生的的自己,更不應該掉隊。
社區是疫情防控最基礎、最基層的單元,遏制疫情擴散蔓延,社區是聯防聯控疫情阻擊戰的第一道防線。當得知中關村地區正在招募青年志愿者到社區值守的消息時,我便在“志愿北京”上報名了到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街道空間社區的志愿服務工作。正好母親也要到社區值守,于是我們母子二人一起來到了戰疫前線。
值守工作時,我拿著體溫計和兩名保衛人員一起,在前面檢查著過往的人群,母親則同社區的工作人員一起為進入的人群進行著道路變更講解,忙得不可開交。正午的陽光,穿過北京薄薄的迷霧,灑在大地上,各類外賣和快遞的到達,也讓門口的人流量多了起來,社區也即時調來了兩名保衛人員,來分擔我們的工作量。檢查的時候一個年邁的老奶奶,引起了我的注意,她個子不高,身體有些駝背,拉著購物小車步履蹣跚,看年紀少說也有70多歲了。我剛好干完手頭的工作,連忙拿起一旁的消毒劑朝衣物上噴了一遍,跑上前去“奶奶,您這東西挺多的,我送您回去吧……”說著我伸手接過她的小車,拉了拉,著實有些吃驚,她那一些物品,足有我平時健身的一個啞鈴重。老奶奶一邊微笑著稱贊,一邊頻頻搖著手。“你們還有你們的工作要做,我不能給你們添麻煩。”她將頭湊到我耳邊說:“孩子那些人更需要你!我自己還能行!” 老人這份無私的堅持讓我深受打動。后來聽說她也是空間所的研究員,應該也參加過國家的很多重點項目,她具體的身份我無從得知,但就是這短短不到一分鐘的時間里,她卻在我心底留下了,新聞媒體日日夜夜都沒有講述出的東西——一個老科技人的中國精神!
今年的寒假是個不同的寒假。往年的春節,走親戚,逛花燈,會聚好友。今年的春節,戴口罩,在家中,自我防護。但這個寒假又是個相同的寒假,因為就像我們經歷過的二十余個春節一樣,我們用信息見證親友之間的關愛與陪伴,我們通過新聞媒體和高新技術見證國家的效率與強大,我們通過那些主動伸出的年輕手臂見證自己的成長和精神的傳承。新冠病毒,將我們的身體分開在各自家居的一畝三分地,卻把我們的心擰在了一起!大事面前見真情,中國——加油!
凝心聚力、共克時艱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 信管181班 王夢瑤
坐標: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敖漢旗新惠鎮
“己亥末,庚子春,荊楚大疫,染者數萬計,眾惶恐,舉國防,皆閉戶,南山鎮守江南都,率白衣郎中數萬抗之,且九州一心。”
2020年開年將是我一生都難以忘記的回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黨中央、國務院作出重大部署。全國人民凝心聚力、共克時艱,全力以赴配合和幫助疫情阻擊戰的各崗位工作人員。我的家鄉是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敖漢旗的一個小鎮,疫情發生以來,小鎮的每一個社區出入口都設卡實時監控出入人員,每一個小區門口都飄揚著鮮艷的黨旗。我的家人都是黨員,他們第一時間鼓勵我去社區報名志愿者。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我覺得這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作為校青志協的一員,我也希望我的行動可以帶動更多的同學共同加入抗疫志愿者的行列中來。
我的工作是輔助社區的工作人員在小區門口檢查是否佩戴口罩,監控進出人數,登記每一個進出人員,并記錄姓名、年齡、居住地址、工作單位、手機號、出入原因、量測并登記人員體溫,了解其是否為外地歸鄉人員、是否途徑武漢或接觸過湖北人員,攔截外來車輛。我的家鄉在北方,天氣寒冷,道路上時常都是積雪,社區的工作者們二十四小時輪流值班,嚴守隔離病毒的防護墻。志愿過程中,大多數人都很配合,還收到了很多關切的問候和鼓勵,不論是一線的工作人員還是積極配合的百姓,我都充滿了敬佩,感受到中國人民的偉大。
在我的志愿過程中,還遇到了一個特殊的“朋友”——70多歲的老黨員郭爺爺,他堅持每天晚上志愿上崗,選擇在最寒冷的時間段,肩負著最累的工作。郭爺爺常跟我說“要向共產黨員看齊呀”這句話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樂于承受任何艱難的工作、艱苦的環境,無私奉獻,郭爺爺用實際行動在影響著我,我也要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向黨員同志看齊。
“月余,疫盡去,國泰民安。”
如果奇跡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凝心聚力、共克時艱,春天一定會到來!
“若有站,召必回”--來自退伍老兵的信念堅守
商學院 商研1921 李超
坐標:天津市東麗區天欣花園社區
人們總是期盼著新年,而今年,卻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的開端。2020年的伊始,病毒肆虐,疫情蔓延,神州大地暫失了歡聲笑語,車水馬龍。一開始只是一座城,幾個數字,我們也只是隔著手機屏幕遙遙觀望,直到手機地圖上那些陌生的地域被標注,而且距離自己越來越近,直到病例的數字隨時間流逝迅猛攀增,直到我們每個人都身在其中,直到這場災難和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
疫情的全面爆發,迅速蔓延,讓我意識到新型肺炎的發生是中國人民一場巨大的浩劫。自從中國的正式開始抗疫之時,就有無數英勇的逆行者奔赴前線,白衣勇士們主動請纓,披堅執銳,不惜生命,不計報酬,無悔奔波,不畏生死,逆行奮斗在抗疫一線的畫面頓時讓我覺得作為中國新青年一分子的我也應該去做點什么!回想起我在部隊時曾是省委機關的警衛戰士,溝通查驗證件是我曾經的“專業”技能,正好可以幫到社區的防疫工作。在《論中國》一書中,基辛格曾說“中國人,總是被他們之中最英勇無畏的人保護的很好”我想,我也一定要為戰疫奉獻出我的一份力量。
由于疫情的蔓延,我家所在的天津全市實行了小區封閉式管理,進出小區必須憑相關證件并測量體溫。偶然的一天,我在去小區門口領出入證的時候看到社區正在招收黨員防疫志愿者。我想成為志愿者的一員。
經過與父母和社區的溝通,我被分配到了附近小區大門口協助物業開展工作。每天的工作是測量體溫查驗證件,雖然單一繁重,來往人口眾多,但是小區住戶都十分配合,有時社區的阿姨還會鼓勵我讓我注意休息,這讓我在寒風中感受到了極大的鼓舞和溫暖。
和那些前線的醫護人員相比,我能做的太少、貢獻也很微不足道,但有一份光,便要發一份熱!這是我作為中國青年始終秉承的信仰。“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我曾經是一名軍人,軍旅生涯使我深刻銘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我現在是一名黨員,黨員身份時刻提醒我要沖鋒在前甘于奉獻;在習近平主席疫情阻擊戰的重要指示下,吾輩青年更應甘做后備,增援力量。國難當前,責無旁貸,我只是做了我應當做的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抗擊疫情 你我同在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 信管182班 李焱淞
坐標:河北省邯鄲市城市之星社區
家住河北省邯鄲市的我,是來自計信學院信管系18級的一名入黨積極分子,從2020 年初開始,我就開始關注著新型肺炎的形勢變化,從武漢市的華南海鮮市場,到整個湖北省,再到全國悉數傳來確診患者的消息,我的心每一刻都在懸著。
我的父親是一名水利部門基層黨員干部,正值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我的父親也收到了前往社區進行排查工作的任務,身為一名黨員,他以身作則,全情奉獻,天沒亮就到達社區一線服務的崗位上,一直忙到深夜才回家,甚至在嚴重的時候還需要在帳篷里值班過夜。盡管是在防疫前線工作,他卻總是把單位分發的口罩、酒精等防疫必需品,讓給身邊最需要的同事們。
父親的行為深深感染著我,我暗下決心雖然不能到抗擊疫情的第一戰線,但是要到防控預防的最前戰場去保衛自己的家園,保護社區的居民。當我看到社區黨支部在招募疫情防控志愿者時,我第一時間報名參加,在父親的支持下,如愿來到了我所居住的城市之星社區一線防疫工作的前線,穿上紅馬甲,戴上小紅帽,正式加入疫情志愿者服務的隊伍中。
我的工作是小區門口對出入的居民進行身份登記,對來往的居民進行體溫測量,在社區開展抗擊疫情宣傳活動,積極宣傳防疫的科普知識,提醒居民們出門務必戴口罩、勤洗手通風消毒等等,這些都是我每天要做的事情。
令我驕傲的是,在周邊疫情形勢較為嚴峻的情況下,我所志愿服務的小區,到目前為止實現了零感染;在來來往往的上百位居民中,有去單位上班的、有去超市采購的,大家每天進出社區和諧平安,并沒有因為疫情的迅猛而喪失了對生活原有的熱愛與希望,每一個人眼里都流淌著對疫情過后春天的期盼。
這場疫情,雖然只是歷史長河里面的一顆塵埃,但是落到我們每一個人身上,就是一次巨大的考驗。那些奮戰在一線的逆行者,那些堅守在崗位的志愿者,是你,是我,是每一個堅定信心戰勝疫情的中國人。
魯迅先生言:“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與我有關。”此刻十四億中國人民與武漢攜手,與你們同在。請你們一定要保護好自己,明年春天我們將再赴鄂地,賞盡十里櫻花,看遍萬里繁華。愿我們的思念帶著最誠摯的祝福,匯集成暖流,淌過你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