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草雖微花,孤秀自能拔”。來自輕工科學技術學院的甘肅姑娘何承萱坐在實驗室的椅子上,全神貫注的看著電腦上的實驗數(shù)據(jù),旁邊矗立著兩個龐大的氮氣瓶,桌面上擺放著各式各樣的實驗材料和大小不一的試劑瓶,整個房間都是機器運轉(zhuǎn)的嗚嗚聲。這便是何承萱的日常。
績點4.49,位列全專業(yè)第一,獲得2018-2019年度國家獎學金、校長獎學金,發(fā)表英文學術論文一篇,被SCI Q2區(qū)期刊收錄。榮獲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全國賽二等獎,北京市大學生化工原理競賽個人一等獎等獎項,成功保研到華東理工大學。曾擔任過化妝品協(xié)會副部長、校學生會辦公室副部長等多項職務,現(xiàn)任班級團支書。這就是何承萱交出的大學學業(yè)答卷。
科研之路,堅持成就夢想
初進實驗室,何承萱和其他人一樣,覺得科研是一個需要占用大量的時間、很枯燥、很漫長的事情。曾經(jīng)她對化學的印象停留在看書、背方程式上。直到慢慢接觸化學試驗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愛上了化學、愛上了實驗。“化學不但具有宏觀的強大力量,也具有微觀的神奇魅力。”她說:“身邊的一切都離不開化學。能夠接觸和掌握這樣一門學科,我感到很榮幸。”對她來說,不斷試錯和進步就是實驗的樂趣所在。
因為熱愛,何承萱轉(zhuǎn)專業(yè)學習化學,初期卻發(fā)現(xiàn)自己目標不明確,非常迷茫。同學們的優(yōu)秀讓她開始對自己沒有信心。但幸運的是,與班主任、家長、舍友的聊天疏導了她,班主任對待科研的態(tài)度深深影響了她:“老師對待科研非常認真,我經(jīng)常與老師討論實驗過程中的問題與想法,老師總是會耐心地進行指導。”期末壓力大,同學們會一起學習,大家互相提問、討論,彼此互相借力,共同進步。這讓何承萱倍感溫暖。
雖然有興趣做支撐,但何承萱的科研路也不是一帆風順的。開始研究老師推薦實驗課題——表面活性劑泡沫性能的研究時,她碰到了諸多困難。有時有些數(shù)據(jù)實在算不出來,她也曾想要放棄過,但最終她還是調(diào)節(jié)好心態(tài)、鼓勵自己,將壓力化成了動力。她查閱文獻,學習專業(yè)英語,不斷糾正實驗數(shù)據(jù),換多種思路實驗……不斷試錯、完善實驗。終于,該實驗在SCI成功發(fā)表。
何承萱說道:“平時應把最簡單的基本知識掌握、深入理解。”她上課喜歡搶前排、記筆記,課后及時梳理重點內(nèi)容。談到給同學們的學習建議,她說:“課堂真的很重要,老師講的東西更加凝練,比自己去看書更容易理解。”靠著驚人的效率,她將自己的科研、學習和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
回首自己的實驗路,何承萱微微一笑說:“很慶幸我走過來了,當時的自己就是一直在努力,一直在成長。” 她認為,選擇專業(yè)要審慎思考,選擇真正熱愛的,千萬不能盲目往熱門專業(yè)轉(zhuǎn)。她說最重要的是跟隨自己本心,并堅持下去。
競賽路上,團結鑄就成功
縱然前方荊棘滿野,亦將坦然無懼仗劍前行。當接到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的通知時,何承萱與不同專業(yè)的同學一拍即合,積極報名參加。大家在知識領域互相補充,克服困難。她回憶道:“那段時間,我和隊友坐在化工樓的機房里,一遍又一遍地計算和設計各種化工設備,反反復復地討論每一個流程。到中后期一有時間就去機房,暑假也待在學校準備比賽。” 與時間賽跑的他們,不僅取得了第一的好成績,還收獲了課堂之外的實踐知識。
俗話說: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科研往往不是一個人的蠻干,而是一群人的拼搏。何承萱認為,團隊協(xié)作能力特別重要,一群人可以走得更遠更幸福,與戰(zhàn)友們團結一致才能更快的獲得勝利。
從轉(zhuǎn)專業(yè)的迷惘,到如今的碩果累累,何承萱用行動去澆灌夢想,不懼未知,毅然前行,讓自己的每一個選擇生根發(fā)芽。何承萱的好友對她贊不絕口:“萱萱把學習當樂趣,每天忙忙碌碌也覺得很開心。她每天不是在自習室就是在圖書館或者實驗室,在宿舍也會學習到很晚。生活中她也是個小天使,能照顧到別人的情緒,喜歡幫助別人。”
前路漫漫,踏實探索未來
在學習和科研之余,何承萱還熱衷于學生工作。從化妝品協(xié)會副部到校學生會辦公室副部,她帶領班級參加團輔大賽等活動,從一項項活動中磨練自己的的領導能力和溝通能力。現(xiàn)在作為班級的團支書,與同學們共同成長。
在閑暇之余,何承萱愛看書,聽音樂,她說這些愛好可以讓她得到有效的放松,能讓她沉靜下來,關注自我。她還積極參與志愿活動。“玉淵潭櫻花節(jié)”時維護園區(qū)秩序,校運動會中認真協(xié)助裁判記分,“科技助老”教老人使用電子產(chǎn)品,“房山長走節(jié)”中做引導工作。她覺得,大學生做志愿活動是一件理所應當?shù)氖虑椋驗?ldquo;我們正年輕!” 。
對于現(xiàn)在,何承萱用“充實”一詞形容自己的生活,學習是主旋律,科研是熱愛。“我喜歡科研,科研儼然已成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對于未來,她這樣說:“喜歡什么就要去做什么,要跳出自己的舒適圈,多嘗試,多挑戰(zhàn),不要太看重結果,過程很重要。”何承萱會繼續(xù)腳踏實地,繼續(xù)她喜愛的科學研究。“我沒有想過科研要達到什么樣的成就,就是保持一顆平常心,認真做實驗,踏實做研究,積極探索生活。”
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何承萱的故事才剛剛開始,等著她的是前程似錦,是未來可期。于她而言,她的人生就是在這個喧囂的世界,專注地做正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