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我國農信社系統改革與發展研討會”召開,來自全國高校、科研機構、金融系統及相關部門的共計150多位專家學者、老師和學生通過線上方式,圍繞農信社改革發展等議題展開熱烈討論。研討會由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北京區域經濟學會、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區域金融專業委員會聯合舉辦。
北京工商大學黨委書記黃先開教授出席并致辭。北京工商大學區域金融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楊德勇教授、經濟學院黨委書記呂素香教授分別主持會議,經濟學院院長倪國華教授作大會總結。
黃先開書記在致辭中表示,北京工商大學在推進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征程中,致力于將科研成果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發揮學科優勢服務北京,服務京津冀經濟社會發展。近年來,國家聚焦解決三農問題,提出了一系列強農惠農的金融支持政策。但農村信用社在長期的發展歷程中積累了不少矛盾和問題,改革已經步入深水區,未來何去何從,值得探討和研究。希望與會學者專家就如何構建一個有特色、穩健運行和可持續發展的農信系統展開深入交流,為改革發展建言獻策。也希望經濟學院保持在普惠金融、區域金融、農村金融方面的學術優勢和社會責任感,為京津冀以及全國鄉村振興持續作出貢獻。
會議期間,針對我國農信社系統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及未來發展方向,各位專家學者各抒己見。銀保監會農村銀行部劉冀廣表示,現階段農信社改革要從四方面入手:一是大范圍地補充機構資本,充實資本實力,為下一步形勢可能發生的各種變化做好準備;二是聚焦主業,打造小而美的農村銀行;三是健全完善法人治理,努力建立起現代金融企業制度;四是深化省聯社的改革,理順優化農村信用社行業管理體制。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穆爭社教授表示,省聯社在農信系統中占有重要地位,省聯社的職能定位是農信系統改革中的重要一環。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農村金融研究室孫同全主任和大家分享了以農信社為代表的中國農村合作金融的發展歷程,指出了未來新型農村合作金融的發展方向。
西安交通大學李紀建教授、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白澄宇處長、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張正平教授、阿拉善農商行吳志峰董事長、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羅劍朝教授、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博士后張珩、北京市互聯網金融協會前秘書長郭大剛、瀘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首席顧問楊延文、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何廣文教授、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張偉副院長、天津金融資產丁化美總裁等出席會議的專家學者都發表了精彩的演講。
會議受到媒體的關注,《經濟日報˙中國縣域經濟報》、新浪網等對本次會議進行了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