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由我校國際經管學院、經濟學院和北京區域經濟學會聯合舉辦的“數字化時代:中小金融機構面臨的挑戰與對策——2020數字普惠金融高端論壇”線上召開。來自全國高校、科研機構、金融系統、內蒙古信用聯社、山東省城商行聯盟等相關部門的共計300多位專家學者圍繞中小金融機構面臨的挑戰與對策等議題展開熱烈討論。北京區域經濟學會會長、經濟學院楊德勇教授致辭,國際經管學院執行院長、研究生院院長徐丹丹教授與經濟學院黨委書記呂素香教授分別主持會議。
楊德勇教授在致辭時對各位專家百忙之中參加今天的會議表示歡迎,對各位專家一直以來對學校學科建設的支持表示感謝,并預祝大會圓滿成功。他表示,數字時代的來臨對于大型金融機構是一次發展機遇,而對于中小金融機構來說,更多地是挑戰,需要多方合力,共同幫助中小金融機構提高金融科技發展水平。希望通過研討會共同探討數字普惠金融對中小金融機構的影響、挑戰與對策,為我國中小金融機構在數字化時代健康快速發展做出貢獻。
會議期間,針對我國中小金融機構在數字化時代面臨的挑戰與對策,各位專家學者各抒己見。吉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副主任王吉獻長期從事農業農村經濟金融研究工作,在演講中闡述了如何打造雙優勢,提升競爭力,更好地在農村金融體系中發揮主力軍作用。天津金融資產交易所總裁丁化美演講題目是《數字化技術引發的信用革命》,從市場的角度講述了普惠金融如何通過數字化技術讓信用發揮價值。北京大數據研究院業務委員會主席陳雷講解了企業數字化轉型并創新的必要性以及在新的數字時代人生活狀態,用詳細的數據和案例分享了數字時代的發展趨勢和新動力等問題。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李建軍教授分享了中小銀行數字化轉型的思考,從中小銀行如何應對數字化轉型、中小銀行數字化發展現狀、面臨的數字化挑戰和應對措施四個方面展開了演講。河北金融學院綠色普惠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崔長彬教授主要闡述了中小銀行信貸技術數字化轉型中的困境與破局之路,明確了中小銀行的服務對象和中小銀行信貸數字化轉型的境遇。包頭農商行零售金融部總經理、經濟師、政工師段治龍用數據分析了中小農商銀行的現狀,講解了什么是嫁接式金融科技、線上貸款的三種業務模式,及銀行數字化步驟與保障。
山東省城商行聯盟董事長史躍峰從數字化轉型中小銀行需在混沌中穿行角度展開演講,認為普惠金融步入數字化驅動的全新模式,中小銀行的生存環境是混沌的,中小銀行必須實現突破,規劃先行,建設數字化驅動、特色化鞏固。重慶富民銀行總行副行長李剛毅從產業數字化驅動金融數字化和產業鏈數字金融的創新方向兩方面展開演講,并結合富民銀行在產業鏈數字金融中的探索為大家分析經驗。金谷農商銀行行長助理李濤介紹了金谷農商銀行在數字化轉型中的探索和實踐,分享了金谷農商銀行發展歷程、系統框架和數字化轉型的經驗總結。中國建設銀行研究院副秘書長宋效軍介紹了一個案例分析:《包商銀行蛻變:從做最好中小企業服務商到破產重組》,回溯了包商銀行破產重組的經過,分析了包商行轉型需要的科技管理基礎薄弱問題,并提出了未來轉型的幾點建議。中國工商銀行總行管理信息部數據管理處處長高忻分享了中國工商銀行是如何“加速數字轉型,賦能普惠金融”的,金融科技賦能工商銀行轉型發展,經過35年的投入在信息系統建設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詳細介紹了工商銀行金融科技的整體布局情況。我校經濟學院張正平教授認為省聯社改革已經成為新一輪農村金融改革的核心內容,是影響農村數字普惠金融發展的重要變量,省聯社改革要與數字化轉型同步推進,助推農村普惠金融的發展。
經濟學院院長倪國華在會議總結時表示,感謝大家對于我校國際經管學院、對經濟學院的支持,誠摯邀請各位專家學者蒞臨指導,面對面的探討中小金融機構面臨的挑戰與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