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學校心理素質教育中心(以下簡稱心理中心)成立30周年紀念暨高校心理素質教育論壇在阜成路校區舉辦。學校副校長鄭文紅出席論壇并致辭,學校心理工作領導小組成員,黨委宣傳部、研究生工作部、學生工作部、校團委等職能部門負責人,各學院主管學生工作的副書記、輔導員,原心理中心教師代表和心理教師參加了會議。
鄭文紅副校長在致辭中充分肯定了學校心理中心成立30來年在學生心理素質教育工作中取得的顯著成績,并對我校心理素質教育工作未來規劃提出了三點要求:一是加強隊伍建設,發揮心理中心教師的專業核心力量,引領與指導二級學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二是在三全育人的格局下,針對我校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發展目標,建構具有我校特色的心理素質教育工作模式;三是提升心理素質教育工作的科學性和專業性,兼顧實踐服務與教學研究,把心理素質教育中心打造成為引領行業的專業機構,為學生成長、學校發展和社會服務作貢獻。
我校心理中心主任劉立新回顧了學校心理中心成立30年以來的發展歷程,她表示,我校是北京乃至全國率先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工作的高校之一,在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和關心重視下,在開拓者的傾情奉獻和后來者勤奮耕耘下,學校心理中心已經逐步建成集教育教學、科學研究、咨詢服務和危機預防與干預為一體的工作體系,建構起具有我校特色的育心格局。
社會心理服務聯合會副會長、首都職工素質教育特聘專家、原我校心理中心主任林永和講述了心理中心的創辦歷史,講述了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心理工作者的事跡,他表示,學校是國家社會心理服務體系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心理中心在服務學校師生的同時,也為服務首都建設、促進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奉獻了力量。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大學生心理咨詢專業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學生心理發展指導中心主任李焰重點介紹了在新時代、新形勢下開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李焰表示,目前高校心理工作的挑戰是學生日益增長的心理需求和有限的心理服務供給之間的矛盾,因此高校應建立相適應的心理中心組織架構,持續深入推進心理工作團隊的梯隊化戰略發展,提升服務能力。
北京高教學會心理素質教育研究會會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積極心理體驗中心主任馬喜亭重點介紹了針對疫情常態化下高校學生心理危機工作。馬喜亭分析了當前校園心理危機形勢,分享了工作經驗,強調要做到高度重視、協同聯動、落實到位,應從學校層面做到完善體系、形成機制、狠抓落實,從學院層面做到精準排查、責任到人、落實到位。
我校心理中心將在新的發展階段,不辱使命,繼續承擔起服務學生、服務社會的歷史責任和專業職責,共同為推進和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為培養國家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奉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