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進商學院專業課“課程思政”建設,挖掘各科課程中的“德育元素”,發揮好專業教師的育人作用,12月15日,商學院舉行課程思政優秀教師評選,8名教師參加了本次比賽。中共中央黨校公共管理部副主任李江濤教授,學生處處長呂良,教務處副處長張敏,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姚洪越、副院長江燕和商學院黨委書記張春萍作為評委出席,比賽由商學院副院長王楠主持。
張春萍在致辭中對各位專家評委的到來表示歡迎和感謝,她介紹了學院前期在推進課程思政建設中的舉措和實踐,并指出學院高度重視課程思政建設,希望通過此次比賽深入挖掘具有商科特色的思政教育元素,充分發揮專業課程價值塑造、能力培養和知識傳授的育人功能,協力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8位參賽教師根據所授專業課程特點,結合課程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分別進行了十五分鐘的課程展示。8門課程分別涵蓋了管理學、零售管理、市場營銷學、財務報表分析、財務管理、中級財務會計、人力資源管理、溝通原理與方法等,參賽教師在課程中分別結合國家發展戰略、企業社會責任、誠信、公平、創新、優秀文化傳承等進行了闡述,既傳授了專業知識,又實現了價值引領,展示了良好的理論功底和精神風貌。
專家評委在發言中充分肯定了學院在課程思政建設的推進工作,認為本次比賽組織規范有序,參賽教師教案認真、備課充分、表達清晰流暢,做了十分精彩的課堂展示。評委們分享了加強課程思政建設的見解,并對課程展示提出指導意見。呂良表示,不同的專業課程開展思政的內容不同,難度不同,教師應深入挖掘課程蘊含的思政育人要點,潤物無聲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國文化自信等元素自然融入到專業課堂教學中,啟迪學生做人做事的人生道理,并通過多種途徑體現教書育人。張敏提出課程思政基礎在課程、重點是思政,關鍵在教師、重心在學院,要加強課程的設計,在有機融入中實現價值引領,并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強化育人效果,檢驗課程思政的成效。姚洪越闡述了課程思政中思政要素的涵義,希望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相互滋養,運用專業課老師與學生更加熟悉的優勢,通過知識傳授塑造學生正確的價值觀。江燕建議教師們加強研究,從國家層面、社會層面、學生層面找準切入點做好課程設計,注重激發學生的情感,提升課程思政的親和力和感染力。張春萍肯定了老師們在學院課程思政建設中的實踐,感謝專家評委的肯定和激勵,希望老師們作為學院首批課程思政的展示者和探索者,加強課程思政的研究,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強化育人意識,找準育人角度,打造課程思政金課,形成育人合力。
李江濤教授逐一對老師們的授課進行點評并做總結。他談到,各專業學科與思政的融合難度不同,本次展示教師們精心準備、充分備課,體現了強烈的育人意識、責任心和良好的授課風采。扎實推進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需要深入挖掘育人元素,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榮譽感,結合課程分類推進,要強化課堂的思想引領,不斷增強學生建設國家的使命感,不斷提升課程思政建設的質量。
根據6位專家評委的現場打分,學院將推薦仇勇、武曉宇、鄭明賦、陳文軍和彭紅星5位教師參加學校課程思政優秀教師評比。
本次活動為學院“課程思政”建設提供了經驗支撐。學院將繼續貫徹落實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和學校關于課程思政建設和“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的要求,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加強教學內容設計、教材建設和教育手段創新,協力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培養更多適應社會主義事業發展需要的商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