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中,她潛心研究,開拓創新;學術道路上,她努力拼搏、碩果累累。研究生綜合獎學金、“味食源”碩士研究生獎學金,以導師一作、本人二作發表SCI論文4篇,以第三作者發表SCI論文5篇,參與1項國家自然基金項目。她就是北京工商大學2019-2020年度國家獎學金獲得者、食品與健康學院碩士研究生閆舒。“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是她的座右銘,激勵著她在學術道路上勇往直前。
始于熱愛,終于堅持
在閆舒眼里,食品科學與工程是一門知識涵蓋廣泛且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這讓她在大學報專業的時候就毅然選擇了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大三時,一門有關于食品安全及檢測的專業課徹底啟發了她,這門專業課的老師專業、嚴格,對食品專業有著強烈的熱情。受他的影響。閆舒萌生了繼續攻讀食品科學與工程研究生的想法。她不想讓自己的學習止步于寬泛淺顯的層面,她希望自己能潛心科研,向更深入的領域挖掘,在自己熱愛的食品領域發光發亮。
她表示,本科階段的學習將她帶到了一個精彩世界的入口處,站在這里,她更迫切地希望打開“食品”這個精彩世界的大門,在對食品學科探索和應用的過程中挖掘自我價值,學有所成、學以致用。同時,她期望擁有一個更好的平臺,遇見一些更優秀的人。
迎難而上,行而不輟
當閆舒如愿作為一名北工商研究生,站在了她向往已久的實驗室里時,她還是一個科研小白。科研對她來說是枯燥且無序的,大量的實驗和混亂的思緒充斥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她一度有些浮躁和沮喪,但她很快調整自己,從實驗中尋找科研的樂趣,將實驗室當成她每日探索的奇妙樂園。
當她真正地沉下心去摸索的時候,從整理實驗方法到開展具體的實驗,每一個步驟都讓她充滿期待。她說,在做實驗時,手中的課題像是一顆要被孵育的種子,充滿了無限的生命力。漸漸地,她對科研充滿信心,每個課題都全力以赴投入實驗,滿心期待實驗結果,并仔細進行數據整理、撰寫文章。對她來說,做科研的過程是一種享受的過程。
當然,做實驗從來不會一帆風順,她會遇到很多困難,比如對儀器不精通或者操作失誤導致實驗失敗等等。但是多經歷幾次失敗后,她就學會了放平心態,也逐漸學會自己解決問題,她說:“從改方法到修儀器,只要大膽嘗試總會有解決的方法。科研需要耐心,同時更需要信心!”
寶藏經驗,陪伴征途
一路走來獲獎無數、成果累累,閆舒自有她的制勝法寶。她表示,老師的嚴格要求和及時幫助,師哥師姐們的傾囊相授和指點迷津,朋友們的暖心陪伴和加油打氣,都是讓她對科研充滿熱情和信心的力量源泉。
她表示,做科研,首先要找到課題實驗的目標,根據這個目標設置實驗框架、制定實驗計劃,安排好實驗進度,爭取在有限的時間里做更多的東西;其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學習一些軟件的操作,這對科研或實習來說大有裨益。同時,做科研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在實驗過程中會有大量的重復工作,不斷試錯,失敗后重來,消極情緒在所難免,這種情況下,一定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這樣才能保證努力的方向不會出現偏差。要學會和老師、同學有效地溝通,溝通是團隊合作的基礎,一方面可以聽取他人的建議從而發散思維,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因自己的知識盲區而導致的失誤。
一路走來,閆舒的刻苦鉆研、勤勞踏實讓她的研究生生涯閃閃發光。采訪最后,她分享了自己的人生心得:“最重要的是不要害怕失敗,就算近期的目標沒有完成,但走過的路、讀過的書總會以其他的方式回饋給你我。”作為一名科研人,她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她的座右銘: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