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學校召開2021年春季學期第一次本科教學工作例會。各學院(部)教學負責人,教務處、招生就業處、國際交流與合作處、圖書館、信息網絡中心部門負責人、本科教學督導組長、本科教學秘書代表參加會議。會議由副校長鄭文紅主持。
教務處副處長張敏對分管科室職責劃分調整做出了說明,并布置了教學創新大賽、最美課堂評選、校級教育教學成果獎培育申報、新文科實踐基地申報、微課演練、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專業課程評估和教學基本規范文件擬定、工程專業認證等工作。教務處副處長楊華對接種疫苗學生課程調整、畢業論文中期檢查、畢業實習、開學補考、四六級考試、成績錄入、學業警示、學籍異動、智慧教室建設等工作進行了布置,并對一體化平臺、大數據展示中心的互聯互通、直錄直播的相關情況進行了匯報。
國際交流與合作處處長王靜通報了近期留學生的教學情況,部署了留學生線上教學、線上考試、畢業審核、參加公派自費出國項目學生的學分轉換等工作,并希望各學院對畢業困難留學生多加關注,給與幫助。圖書館館長王曉華通報了圖書館在線資源數據庫的論證審批情況,并建議盡量采用可共享的線上數據庫資源。招生就業處處長楊林對招生總結和啟動會安排、各學院招生計劃擬定、研究生線上招生面試、新增招生專業、招生宣傳等工作進行了部署。
本科教學督導組長馬廷均對教學督導情況進行了通報,17位督導線上聽課256門次,對本學期線上教學效果表示肯定,學生出勤率普遍很高,教師線上教學能力更加成熟,但也存在授課缺乏靈活性、調動學生積極性不足、缺乏跟學生互動的有力手段等問題。
教務處處長曹顯兵部署了近期教學工作。他通報了近期國家級考試監考及教學計劃開課的情況,希望各學院對于存在的問題高度重視。就新學期線上教學工作,他表示,智慧教室配合自主研發的一體化線上平臺,實現了“互聯互通、直錄直播”,學生可在校內智慧教室內觀看教師的錄播視頻或直播視頻。未來教務處還將大力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以此為手段推動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對于教學獎勵工作,他提到國家和北京市重視人才培養,學校加強了對教育教學的獎勵力度,旨在促進教師熱愛教學、研究教學、潛心教學,明確了獎金分配的原則和工作程序。對于校級教育教學成果獎和教學名師的評選,他表示需提前籌劃培育,進行校內遴選,為申報北京市級、國家級教育教學成果獎和教學名師做準備。專業建設方面,他強調要按照教育部要求優化專業結構,淘汰老化的專業,新增符合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新專業,提升學校本科招生的核心競爭力,吸引更多的優質生源。
鄭文紅副校長作總結講話。他總結了開學至今本科教學工作的開展情況,我校按照教育部和市教委的要求,按照原定教學計劃階段性地完成了教學任務,過程中實現了質量監控,學生擁護度及老師授課效果較好,保障了日常教學運行。同時他就本科教學現存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對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提出要求:一是要認清形勢。面對高等教育的內涵式建設的實現途徑,首都功能疏解后學校定位、建設研究型大學轉型的實施路徑等問題,要牢固樹立辯證的思維、底線的思維和憂患的意識,在工作中加以運用,針對問題真抓實干,敢于承擔責任,為人才培養服務。二是要提高站位。教學部門要樹立憂患意識,探究教學改革路徑,以學生為本,“決不能在辦學方向上走錯,在培養人的問題上走偏”,不斷在實踐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課程的育人功能。三是要狠抓落實。強化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意識,構建新形勢下的教育發展格局。根據新時代的新特點,實現專業的動態調整,對思政課程建設進行研究,鼓勵高水平教師進入課堂、培育優秀的教學成果、完善教學管理制度,明確方向,組建團隊,將現實與虛擬、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努力實現一體化人才培養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