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汶川發生地震的消息傳來后,我校師生積極行動起來, “向災區同胞獻愛心,助災區孩子返校園” 、“真情傳遞 燭光祈禱”、“積極為地震災區捐款獻血” 等活動在我校積極踴躍的開展著,全校師生在學校各級組織的有力領導下,同時也以各種自發的形式向災區人民傳達祝福,盡自己的力量去幫助他們。因為愛,大家團結地更加緊密,因為愛,大家的眼中常含淚水,因為愛,這一刻我們都是汶川人。為此,帶著這份感動,記者采訪了學校的領導、老師和同學,一起聽聽他們的心聲。
“我們一定要化悲痛為力量,有序有力有效地做好各項工作”
當記者來到校黨委副書記盧思鋒的辦公室的時候,他正在打電話指導會計學院今晚組織的“燭光祈禱”活動,囑咐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有序有力有效的開展工作。是的,在采訪中盧書記說得最多的就是“有序有力有效”。
盧思鋒首先向記者介紹了我們學校四川籍學生的基本情況:“地震發生后 ,學校在第一時間了解我校四川學生的情況。我校四川籍學生205人,地震災害致使學生家庭房屋倒塌的有12人,房屋受損或有其它財產損失的有27人。此外,非四川籍學生家庭也有4人發生房屋倒塌、受損或有其它財產損失的情況。非常幸運的是我校學生家庭在此次地震災害中無重大人員傷亡,目前學生情緒穩定。另外,學校還臨時補助給他們500—1000元等補助金。
在地震發生以后,我校有很多學生都積極捐款、獻血,甚至有的學生想去前線當志愿者。盧思鋒在采訪中也表示,同學們這種熱情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但是,有些工作我們還是要有序有力有效地進行,比如說獻血活動,有很多老師和同學想通過學校向災區人民獻血,但血庫存儲量已經飽和,我校在與北京市血液中心聯系后,決定采取預約登記的方式,在有需要的情況下,再根據需要科學獻血。有些同學想去當志愿者,大家的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還是要以有序有力有效為基本前提。首先,作為一名學生大家缺乏救災能力、沒有專業知識和工具,另外,地震災區比較緊張繁忙,學生去了不但不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反而增加了負擔。
盧思鋒在采訪中還說了自己對這次地震的三點感受,第一、就是怎么樣對待自然災害問題,人類所面臨的自然災害有很多,雖然還在積極探索,完全認識自然還需要一個過程,人類應不斷的加深認識,認識到有些災害是我們人類無法抗拒的。要保證人與自然要和諧發展,正確對待自然災害。第二、大家要有這種應對自然災害的心理準備,在這方面國家應急管理的能力有了明顯增強。第三、我校師生在這次救災活動中展現出了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思想道德品質,表現出了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和團隊意識,作為一名老師,看到災區的老師為了救學生而犧牲自己,我也感到無比自豪。
希望廣大同學能夠化悲痛為力量,把力量投到學習中去,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增強對自然界探索的能力。希望大家都能維護社會、首都的穩定,捐款捐物、獻血這些組織活動都要以有序有力有效為前提。希望志愿者服務好北京奧運會,提高自己的能力,中國在這一年里經受了很多考驗,因此大家對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充滿了更高的希望,奧運會志愿者們一定要好好參加培訓,增強服務奧運會的能力。
最后,記者還從盧書記那里了解到我們學校的捐款都將用于支援災區某學校,并且與那里的學校進行長期交流,會采取一對一結對子的形式給那里提供持續性的幫助。
“加倍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會
“同學們對災區人民最大的幫助就是留校安心學習”
地震發生后各學院積極行動起來,慰問四川籍學生并組織同學們開展一系列援助災區的活動。經濟學院團總支書記
“學校老師、同學的關心讓我特別感動”
工商063班的賀銀超家在成都雙流縣,從12日下午知道地震發生到13日早上打通家中電話知道家人平安,她的心一直沒安穩過;13日中午學校學生資助中心、團委、學生處召集四川籍的學生們,詢問家中情況、有無傷亡和損失,晚上學院老師也找到他們,安撫同學們的情緒;19日,學生資助中心又向家中有財產損失、房屋受損的同學發放了慰問金,鼓勵大家好好學習、安心在校。“學校老師、同學的關心讓我特別感動”,賀銀超曾經也想過要回家與家人共度難關,但最終理智的選擇了留校繼續生活學習。她說,雖然與家人相隔很遠,有“一個人被扔在外邊”的感覺,但是想到如果回家,家人要多照顧一個人、還要分擔多一份的物資,不如在學校家人反而更安心。她希望在校的川籍學生們一定要堅強,倡議同學們多給四川的家人、朋友精神上、心理上的支持,大家一起度過難關。
“作為志愿者,我們要把力量投入到志愿服務中去”
信息學院電子051班魏軒說:“看到災難的發生,我首先也是像大家一樣驚慌、恐懼,通過報道則又受到震撼、感動和悲傷。”經過這些時日,他已經從深深的傷感中跳出。他說,災難是不可抗拒的,看一看災區的人們是怎么做的,他們在逐漸接受這個事實、在適應帳篷里的生活,那么,我們也應該回歸平常心,接受這個事實并且在幫助災民的同時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情。在感動的同時要暗暗的記住自己很幸福,在首都,我們的生活會很安定,所以不能再浪費時光和機會。
魏軒說,身為志愿者要在災難中保持鎮定,盡力幫助周圍的人們,讓流言蜚語到自己為止、不去理會,而作為奧運志愿者,要知道雖然辦好奧運會的壓力很大,但只要我們盡自己的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能圓滿完成任務。
截至到目前,我校的捐款總額已達到50萬元以上,與此同時,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傳出了一個同樣的聲音:“我們要化悲痛為力量,把對死難者的哀悼和哀思,化為愛國主義和愛心奉獻的實際行動,從精神上和物質上,給予災區人民群眾以最大的支援,立足崗位、勤奮工作、努力學習,用實際行動幫助他們渡過難關,做出自己最大的貢獻。相信這就是對死難者最大的告慰,也是最好的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