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王濤的報告分為學科建設龍頭說、學科建設理論基礎、學科建設動力論、學科文化建設、大學學科建設、學科建設與大學發展等六個部分。他從戰略全局的高度詳細論述了學科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特別是提出了學科文化建設對于學科建設的持續發展具有深遠意義的觀點,引人深思。
關于學校學科建設,他談到,學科建設的重點是結構建設,其表征是院系設置,他強調,辦學水平與院系多少無關,但辦學成本隨院系的增多而迅速增加,院系重疊也不利于辦出特色,辦出水平。他指出,學校應把發展的生長點鎖定在全面實現大學的功能上,建議學校主動融入北京市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進程,從為首都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人才智力支持的角度出發,努力加強學校的人才隊伍建設和學科建設,進而做好院系設置和學科調整,力爭辦出特色、辦出水平。
潘耀忠通過世界一流大學學科建設模式與中國大學的學科建設模式的對比分析,指出中國大學學科建設模式存在的主要問題,如:文、理基礎學科沒有成為大學的主體學科,支撐學科后勁不足;工科突出、理科薄弱,人文勢單力孤;文理綜合性大學的應用學科水平不盡人意;傳統學科過于集中,學科建設模式趨同,特色學科不明顯等。他就學科建設與院系設置問題進行了詳細論述,談到,我國大學設置的學院平均數量遠遠大于相同類型的國外高等學校, 學院設置不夠規范有序,隨意性較強,數量過多,導致辦學行政成本的增加和院系二級
關于加強學科建設:要建設一流的師資隊伍,注重學科帶頭人的選拔與聘用;要加強學科基礎平臺建設,推動科學研究,以科學研究來促進學科建設;要注重人才培養的質量,創新人才培養體系;要調整學科結構,打造優勢學科;要營造良好學術環境氛圍。
關于院系設置:適當減少學院數量, 規范學院設置, 提高學院內學科設置的綜合性;重視文理基礎學院建設,提升其水平;加強和重視特色學院或特色學科建設;重視交叉學科項目或研究中心的建立。
攝影:尤明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