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屆世界食品科技大會第四次學術委員會工作會議
會議通報了第14屆世界食品科技大會論文征集情況。大會共收到來自68個國家和地區的論文摘要2147篇,是歷屆大會之最。其中中國國內889篇,數量處于領先地位。我校提交論文42篇,在國內各單位中與浙江大學并列第7名。
第14屆世界食品科技大會將于2008年10月19-23日在中國上海召開。
附1: 國內論文分布前20位
序號 |
單位 |
數量 |
1 |
華南理工大學 |
84 |
2 |
江南大學 |
82 |
3 |
福州大學 |
63 |
4 |
南昌大學 |
52 |
4 |
華南農業大學 |
52 |
6 |
中國農業大學 |
45 |
7 |
浙江大學 |
42 |
7 |
北京工商大學 |
42 |
9 |
暨南大學 |
36 |
10 |
上海海洋大學 |
34 |
11 |
上海交通大學 |
33 |
12 |
天津科技大學 |
27 |
13 |
北京聯合大學 |
17 |
14 |
浙江工商大學 |
16 |
14 |
東北農業大學 |
16 |
16 |
哈爾濱商業大學 |
15 |
17 |
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 |
10 |
18 |
華南師范大學 |
7 |
18 |
中國農業大學 |
7 |
20 |
內蒙古農業大學 |
6 |
附2:
第十四屆世界食品科技大會網站 http://www.iufost2008.org消息:
第十四屆世界食品科技大會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
在2008年北京奧運之年的10月19-23日,中國食品界將在上海迎來被稱之為“食品界奧林匹克”的第十四屆世界食品科技大會。這是百年中國食品工業史上,一次具里程碑性質的國際大會。大會由國際食品科技聯盟與中國食品科技學會共同主辦。這是中國首次舉辦世界食品科技大會,也是歷年來中國舉辦的食品界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一次會議。
據國際食品科技聯盟主席蘭拜克博士介紹,成立于1962年的國際食品科技聯盟是總部設在加拿大的國際組織,目前,在全球擁有65個成員國代表。據悉,迄今為止,世界食品科技大會已舉辦了13屆,其中在亞洲國家舉辦了三次。分別為日本京都、新加坡和韓國首爾。2005年3月,國際食品科技聯盟執委會確定第十四屆世界食品科技大會在中國召開并由中國食品科技學會主辦。這是中國食品界全面融入全球經濟發展,承擔重要使命的標志性會議,也是中國科學家、企業家站在世界食品前沿的重要機遇。屆時,全球 2000余名中外食品界人士,將聚會中國現代食品工業發祥地——上海,境外代表將達50%。
本屆大會由權威報告、28個學術交流板塊、企業家論壇及由國際組織召開的圓桌會議構成。其中,權威報告已邀請到國際一流專家作精彩的大會演講。28個專題內容涉及到食品生物技術、食品風味和感官科學、食品安全、轉基因食品、食品新資源及食品教育等諸多學科,涵蓋了48個學科領域。在嚴密構建國際學術交流板塊的同時,主辦方精心設立并組織了體現中國優勢,體現東方特征的六個企業家高峰論壇和一個精品展覽以應對企業界的需求。如《食品安全總裁論壇——相信“中國制造”》,將直面中國食品制造業的現實與創新;《冷凍冷藏食品論壇》,將真實地審視“餃子風波”后中國冷凍冷藏食品企業家的思考;《中國風味與現代食品論壇》將在全球范圍內弘揚中國飲食文化之魂——中國風味的傳統魅力與科學內涵。與此同時,受到全球食品界關注的肥胖與膳食平衡、資源短缺、環境污染、傳統文化與現代食品等熱點問題,都將在六大論壇中被高度關注。目前已有58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向大會提交了上千篇論文。由50余名國際一流專家和國內專家組成的大會組委會和學術委員會,已在全球范圍內將學術評價工作有序推開。此外,大會還將為來自全球50個國家和地區的優秀學生代表免費提供參與機會。他們將與中國方面選拔的100名志愿者一起,為大會增添青春光彩。
本屆大會還將發揮國際、國內兩大科技組織的科技評價功能,由國際食品科技聯盟設立的“IUFoST(國際食品科技聯盟)國際食品工業大獎”和經中國科技部批準,由中國食品科技學會設立的“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科技創新獎”及“大學生創意獎”的頒發,均在會議日程中。
本次會議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WHO)、國科聯(ICSU)、國際職業分析化學家聯合會(AOAC)、歐洲食品安全局、美國農業部(USDA)等相關組織和部門的高度關注。據悉,在此次會議上,除派出高層官員參與大會演講外,他們還將參與到多個國際論壇的組織中。目前,15個國內外知名企業已與大會組委會簽訂合作協議,數十所食品院校表示將率強大陣容參會。以“健康、安全、創新”為主題的大會展覽報名踴躍,籌備工作正有效推進中。
在新聞發布會上,本屆大會主席,中國食品科技學會理事長
第一是實力。這是中國食品工業發展的實力。
近10年來,中國食品工業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長,2007年的增長速度已超過
中國改革開放帶來的中國食品工業高速增長、醫食同源的悠久傳統以及擁有全球最大數量的食品科技專業隊伍,成為中國舉辦這次盛會的堅實有力支撐和極大優勢;中國的飲食文化、中國的巨大市場對全球食品界,尤其是食品科技界有著強大的吸引力。因此,就有了國際食品科技聯盟選定中國的結果。
第二是信任。本屆大會承載著國內外食品界的厚望。
大會中方主辦——中國食品科技學會從 1984年成立之日起,就在為促進食品科技界的廣泛交流而不斷努力,先后成功舉辦多次東西方科技交流活動。并與美國、日本、英國、法國、韓國、新加坡、印度等國家建立了經常性交流機制。中國食品科技學會的努力和推動科技發展的成果,受到了國際食品科技組織和國際同行的認可。
在國內,以中國農業大學、江南大學、上海水產大學、天津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及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等代表的中國168個食品院校及相關單位,構成世界上人數最多的食品科研陣容,近20年來活躍于國際食品工業與科技的前沿。這支國際食品科技力量的生力軍,承擔著今后十年、二十年,國家食品科技、食品安全、食品工業的發展重托。也是我們有能力舉辦一屆國際食品科技大會的根基。
第三是需求。
中國食品工業是全球食品產業的發展中最具活力的行業之一。中國食品產業在發展過程中的成功、困惑與問題,既呈現區域性特征,又屬全球性的思考和探索內容。當食品安全、農產品資源緊缺、環保與節能、工業食品與傳統文化的保存,減肥與膳食平衡成為困擾中國食品工業持續發展中必須破解的難題時,全球其它國家和地區的食品工業也面臨著相同的新一輪從理念乃至工藝與設備的深刻變革與創新。因此,集中全球科學家的智慧成果,尋找食品工業持續發展的創新之源,尋求新的突破,是此次會議的目標,也是共同的需求。
新聞發布會上,來自加拿大的國際食品科技聯盟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