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后勤第四屆飲食烹飪技能競賽分別在良鄉、東區、西區三個食堂舉行。來自良鄉、東區、西區大食堂和清真餐廳、香草餐廳的17位選手參加了大眾面點、大鍋菜的烹飪比賽。黨委副書記盧思鋒、副校長王尚忠應邀出席了競賽活動。
學生評委認真品嘗每道菜肴,從味感、質感、觀感、成本核算、創新推廣5個方面為選手打分,最終西區食堂以1431.66分獲等團體第一名,良鄉食堂以1418.4分獲得團體第二名,東區食堂以1404.85分獲得團體第三名。
副食自選菜張乖虎制作的“大盤辣子雞”獲得一等獎,王勇制作的“板栗五花肉”和馬小斌制作的“紅松牛肉”獲得二等獎,王勇制作的“家常臊子燒魚塊”、 孫長凱制作的“肉末麻辣豆腐”、梁華玉制作的“香草酥丸子” 獲得三等獎;副食指定菜“清炒土豆絲”張乖虎獲得一等獎,孫長凱、王勇獲得二等獎,郭學亮、王保峰、李峰獲得三等獎;主食自選品種熊志敏制作的“牛角包”獲得一等獎,李崢制作的“香麻山藥球”、 熊志敏制作的“豆沙餅”榮獲二等獎,楊永貴制作的“蛋塔”、李崢制作的“水果酥盒”、鄭海燕制作的“黃金餅” 獲得三等獎;主食指定品種“小包子” 李崢獲一等獎,楊永貴、鄭海燕獲二等獎,熊志敏、張旭東、王紅軍獲得三等獎。
本次競賽的20個評委、6個記分員全部由校學生會、研究生會、院系學生會的生活部長、學生代表等擔任,讓學生直接參與食堂管理,充分行使自己的表決權,搭建了服務者與服務對象之間的溝通平臺,從而達到提高服務水平,改善服務質量,師生員工共同辦好食堂的目的。
此次競賽以創新菜品、提高技術為目的,旨在通過競賽,推進飲食日常服務管理,做到競賽與日常工作相結合。因此,參賽選手制作菜肴所用原材料均是食堂最普遍、常用的原料,如雞、鴨、魚、肉、蛋、豆腐、常見蔬菜、米、面等,并且要求每份菜(250g)成本控制在5元以下。每位選手制作了3道菜品,17位選手共烹飪了51道菜品、面點,品種繁多,花色誘人,造型各異。參賽選手中有一直在廚師崗位工作30多年的老后勤、老黨員,也有近2年來校工作的合同制務工人員。為了取得好成績,各食堂精心選派參賽選手,仔細進行成本核算,認真研制菜品,體現了良好的團隊精神。同時,通過競賽加強了交流,推動飲食服務工作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在場的學生評委們對此次活動表示肯定,大家紛紛表示此次活動讓學生更加了解食堂,有助于提高食堂的服務質量,改善學生的伙食,促進廚師水平的提高,完備服務體系。
出席飲食技能競賽的還有校工會常務副主席韓寶龍,后勤管理處處長郭一行,后勤黨總支書記龐春生,后勤管理處副處長魏冰、李彥才以及后勤有關部門同志共20多人。
攝影:李洪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