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法制宣傳教育,積極響應學校今年“12·4”法制宣傳日宣傳活動的工作安排,法學院以“12·4”法制宣傳日為契機,11月24日晚學院黨黨總支書記閆冀生的《法學論文輔導》講座和11月27日學院張龍副教授的《兩性的戰爭與和平》的報告會, “弘揚法治精神,服務科學發展” 法學院法制宣傳周活動正式啟動。
本次法學院法制宣傳周活動將繼承以往傳統,依托專業知識背景,凸顯專業特色。同時又緊密結合學校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相關活動,既有對專門法的深入研究,又有對基本法律常識的大力普及,開展了一系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極大地鍛煉了同學們的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
首先是專門法宣傳環節。該環節主要是對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宣傳和普及。由于中國還處于發展中階段,因而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顯得有些薄弱,在法律上,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的條文雖然已經達到相當的高度,但事實上并不能起到相應的效果;在社會上,國民對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識比較薄弱,因而很多時候法律也只能以儆效尤,因此,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歸根到底還是需要全民意識提高。對于被列入知識分子大軍的大學生來說,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和知識就顯得尤為重要。
12月1日至12月5日,法學院團總支將充分利用橫幅和海報,校園網絡、報紙廣播等平臺,通過有獎競猜,辯論賽、專家講座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將知識產權知識進行推廣宣傳,促進同學們對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提高,增強保護自我的知識產權意識,學會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知識財產權利。
其次是繼續做好法律宣傳進社區活動。12月1日,法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志愿者走進社區,走入社會,了解社會,參照《今日說法》欄目方式,結合居民案例,以短劇、小品等詼諧幽默、通俗易懂的方式,如做游戲、提問題并發放紀念品等,重點就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展開宣講,引導群眾自覺維護法律的權威,在社區營造濃厚的法治氛圍。為居民提供法律平臺,使居民們樹立法制觀念,做遵紀守法的公民。這也鍛煉了我院大學生,讓他們勇于走出校園,為社會作貢獻,同時提高學習專業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最后是法律學術講座環節。學院將積極配合黨委宣傳部法制宣傳相關活動,組織“法律學術講座”的宣傳教育活動。12月2日,邀請包括少年法庭法官、獲得中國十大女杰、全國先進工作者,《法官媽媽》電影原型,深受好評,被廣大青少年親切的稱為“法官媽媽”——尚秀云等一批校內外著名專家學者來我校進行講座,大力宣傳國家和北京市民主法制建設的巨大成就、成功經驗和前進方向,宣傳我市貫徹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重要舉措和成就,引導同學們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增強社會法治氛圍。掀起“弘揚法治精神,服務科學發展” 法制宣傳周活動的高潮。
以傳播法律知識為基礎,注重思想教育,將宣傳教育重點放在培養群眾法律意識上,引導廣大師生自覺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不斷增強廣大師生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觀念、權利義務相一致觀念、公平正義觀念,牢固樹立并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系列活動的舉辦,也使同學們在繼續深造中和步入社會后能夠始終保持正確的法律信念并注重更好地理論聯系實際,不斷豐富專業知識,提高分析解決問題和實際動手能力且在對業內、外知識的擴展學習中能更好地提升個人綜合素質并能以積極的心態應對學習、生活中的各類問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逐步創建一個和諧發展的法治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