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鮮副校長在講話中重點闡述了三方面內容:一、2009年我校本科招生計劃總規模。按照 “十一五”時期教育規劃提出的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目標,結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人口調控政策,統籌兼顧社會、經濟發展對高層次人才需要以及人民群眾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同時考慮大學生就業及院系辦學條件等因素,初步安排我校2009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計劃總量為2950人,與上年持平。二、計劃編制的指導思想與基本原則。2009年各院系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計劃編制工作的指導思想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內涵發展,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滿足人民群眾接受高等教育需求,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認真落實“十一五”時期教育發展規劃,明確功能定位、突出辦學特色、科學發展,促進高等教育與首都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促進首都高等教育自身健康可持續發展。高度重視辦學條件、學生就業等因素等對高等教育持續發展的制約影響,統籌兼顧,合理安排。各院系在制定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計劃安排時應堅持的幾項基本原則是:(一)提高質量,穩定規模。全面落實國務院、教育部有關高等教育穩定規模、提高質量的原則精神,以學校“十一五”規劃確定的規模為依據,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內涵發展,部分院系繼續穩定規模,部分院系壓縮規模,少數新設專業或特色專業適當增加規模。(二)調整結構,突出特色。各院系招生計劃安排要進一步調整結構,以突出院系的辦學定位、辦學層次、辦學特色。切實調整專業結構,院系要對符合學校未來發展規劃、適應首都經濟發展方向的專業給予傾斜。(三)加強管理,規范辦學。招生計劃安排重點支持辦學水平高、辦學條件好、管理規范、就業情況較好的及當前發展首都經濟急需的專業。三、編制計劃的有關要求。李朝鮮副校長指出:第一,要采取措施改善辦學條件,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各院系要根據《教育部關于印發〈普通高等學校基本辦學條件指標(試行)〉的通知》(教發[2004]2號)要求,認真核查辦學條件,針對院系薄弱環節,制定明確的改進措施;學校將對院系辦學條件的改進情況進行抽查。對因辦學條件不達標的院系,將嚴格審定其招生規模。第二,要牢固樹立服務首都意識,合理編制招生來源計劃。2009年,北京市高中畢業生數有所減少,各院系要結合首都實際,減少在京統招計劃,適度增加京外招生計劃。各院系對于擬投放省份,根據教育部要求,要重點向中西部省市傾斜,特別是對山西、內蒙古、安徽、河南、廣西、貴州、云南、甘肅、新疆等10省(區)。對于在京批次的調整,要認真研究院系的發展特色、專業評定等級、往年報考錄取情況和錄取分數等多方面因素,充分量化說明調整在京批次的原因,以便與上級主管部門協調。對于京外擬投放的省份,要加強對本專業所涉及行業在該省的發展情況的研究,本著“取之于省,用之于省”的原則,并根據往年該省生源在校表現、就業情況等多方面因素,認真研究并決定京外擬投放的省份。第三,合理確定院系定位,加大專業結構調整力度。各院系在安排分專業招生計劃時,要根據北京市產業結構調整、社會發展變化對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需要,深入研究人力資源市場供求狀況及院系畢業生就業的實際情況,主動進行專業結構調整,處理好人才培養與就業需求的關系,積極擴大首都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急需的學科專業招生規模,堅決減少或停止社會需求不旺、辦學條件不足以及就業困難的專業。對于相近專業可采取大類招生,兩年后由學生自行選擇,逐步調整專業結構。未經教育部備案或批準的本科專業不得安排招生。
教務處副處長孔凡航對編制2009年本科招生簡章具體工作進行了安排,并著重強調在編制本科招生簡章的內容時,要充分領會并貫徹2009年學校工作會議的精神,突出介紹各院系在學科專業建設、教學團隊建設、教育教學成果、師資力量、科研成果、師生比賽、大型媒體專訪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以吸引更優質的生源。
會后,與會人員紛紛表示:在編制2009年本科招生計劃時,要充分貫徹2009年學校工作會議的精神,認真學習李朝鮮副校長對編制計劃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有關要求等方面的講話內容,加強研究,編制合理的分專業計劃;對于2009年的本科招生宣傳工作,要突出院系的辦學特色,以爭取更優質的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