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上午,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召開學科建設研討會。學院領導馮中越、李仁玉、張秀芬、劉東超和呂來明參加了會議。
劉東超副院長介紹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兩個二級學位點的新培養方案,并結合我校研究生教育新的管理規定及相關情況進行了闡述。同時他指出,培養方案要實現教師的科研方向、研究生培養的專業方向和研究生課程三者內在的統一,并使這三個層面互相促進、形成良性循環。他強調,目前法馬學院的一項重要工作是科研方向的凝煉和整合,所謂凝煉指的是將有限的力量集中到幾個確定的方向,這樣才能產生出有影響的且持續增長的成果;所謂整合指的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兩個二級學科之間、法學和馬克思主義兩個一級學科之間要有所跨越和融通。
呂來明副院長指出,這次研究生培養方案調整削減了幾門課程是正常的,這是學校研究生培養新的思路的體現。我們要加強法學學科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之間的交融和整合,目前可以開設一些整個學院的研究生都可以選、喜歡選、能受益的課程。既和學校的新的要求相符合,也可以開闊研究生的視野和知識面。
姚洪越就《馬克思主義與當代宗教》選修課的開設依據、主要內容、講授該課程遵循的幾個原則和其他方面的問題進行了講解,認為在當代社會條件下在思想政治教育學科中教授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十分必要。作為研究生培養方案中新增課程的一個案例,這門課引起了與會老師的關注和討論。
這次會議基本解決了學院研究生培養方案變化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充分聽取了老師們關于學院兩個一級學科發展的意見,為今后一段時間學院的學科發展探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