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關鍵是要找準和實際工作的切入點和契合面,做好結合文章、推進日常工作,是學習實踐活動成功與否的重要標志。努力開拓就業渠道,提高大學生就業率,做好金融危機環境下學生就業工作是本次我院學習實踐活動的實踐課題之一。
經濟學院2009屆畢業生共七個專業462人,其中金融、保險專業學生有近200名,也是受金融危機沖擊較大的專業。當前,正值畢業生求職擇業的關鍵時期,經濟學院高度重視學生就業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一方面要求全院教師積極為學生就業提供就業指導、收集信息、積極推薦等全方位的服務;一方面鼓勵學生樹立信心,明確定位,先就業、后擇業,在實干中謀發展。
一、 堅持一對一針對性談話
學生的就業觀念是影響就業工作的關鍵因素,現在畢業生的期望值普遍很高,功利性的擇業意向與經濟和社會需要的多樣化、崗位的多元化不相吻合,不少學生及其家長仍然停留在過去傳統的就業觀念上,認為就業是一輩子的大事,一次就業會給自己定下終身,希望自己的就業能一步到位,這些就業觀念與新形勢下的就業方式是極不相稱的,造成一部分學生不急于就業。為此,學院區分不同的畢業生群體,對存在就業觀念問題的學生反復多次談話,促進他們盡早就業。
二、 服務畢業生,延長工作時間
從5月初開始,我院學生就業辦公室每天延長工作時間到晚上九點,方便畢業生咨詢和辦理各項就業手續,同時與尚未簽約的畢業生談話,加強就業指導工作。
三、聯系家長,延伸服務空間
對有意向無單位和無就業意向的學生,除了與畢業生談話以外,學院還要求輔導員、班主任與家長聯系,了解畢業生家長的想法和困難,使家長們了解學校就業工作的進度、做法和相關政策,雙方配合,共同促進學生的就業工作。
四、 全員關注就業,拓寬就業渠道
學院始終把學生就業與專業建設相結合,要求專業教研室高度重視本專業學生的就業工作。發揮知名專家、教授在行業的影響力,廣泛聯系用人單位,積極拓寬就業渠道,努力為學生尋找和拓展就業空間。我院胡俞越、王緒瑾、洪濤、李寶仁等教授經常與輔導員溝通,積極推薦畢業生就業。
五、加大對經濟困難學生的就業幫扶力度
對經濟困難畢業生建立臺帳,根據實際情況給予適當的就業補貼,今年我院經北京宏鷺升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柏軍同意,從其資助款中支出5500元,資助了家庭困難的畢業生。并在具體工作中,努力做到重點指導、重點服務、重點培訓和重點推薦。特別是對“零就業”、單親、低保等困難家庭中的畢業生,采取“盯人幫扶”措施,
六、 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在畢業生中普遍開展以當前就業形勢為重點的就業教育,指導學生客觀、理性、辨證地認識就業形勢,合理調整就業期望值;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對遇到困難的學生及時進行心理疏導,緩解不穩定情緒;加強文明離校教育,制定專門的應急預案,確保畢業生離校前的安全和穩定。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就是要堅持邊學邊實踐,邊學邊改。經濟學院致力于當前實際,達到了“學習實踐兩促進,學習工作兩提高”實習實踐活動目標,學習成效初現。下一步,學院還將在加強畢業生就業的指導和引導上下功夫,加強對學生就業觀的教育,邀請優秀畢業生代表回校,現身說法談他們的工作經歷,鼓舞畢業生樹立就業的信心;鼓勵學生到基層和中小企業就業、創業等有力措施,努力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和就業素質,盡力為畢業生的擇業就業予以科學指導和周到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