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德勇同志您好!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關鍵是要找準切入點和契合面,做好與實際相結合的文章、推進具體工作。您作為經濟學院院長,能否談一點這方面的體會?
楊德勇:可以。在學習實踐活動三個階段中,經濟學院黨總支嚴格執行實施方案,按時、高質地完成各項環節和規定動作,圍繞“加速轉型,創新特色,明確中心,科學發展”的原則,不斷加強和改進黨組織的思想、組織和作風建設,注重工作規范與創新,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特別是,我們在學習實踐活動過程中推出學院學科建設經費管理與使用的“陽光工程”,主要的管理文件有學科建設經費管理辦法及其補充規定、應用經濟學學科建設經費的分配與支出范圍等,使學科建設經費使用更加規范化、透明化。在照顧產業經濟學的博士點申報的工作重點的前提下,在專著出版上實施了招投標制,從眾多的申請老師中,院學術委員會先后確定了36部專著、19部教材的資助出版,極大地鼓舞了老師們學術研究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在學科建設經費的申報和使用上,撰寫A文本21項,因準備充分,組織嚴密,2009年學科建設經費到位額超過了500萬。
記者:據了解,在基層黨建工作中,你們的學生黨建工作卓有成效,是這樣嗎?
楊德勇:是的。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黨建為龍頭,以學風建設為抓手,在學生黨建、學風建設、安全穩定、就業指導、貧困生資助、團學隊伍建設及學生日常教育管理等方面,我院做了大量工作。強調始終以學風建設為切入點,以學生黨建工作為主線,以嚴格管理為抓手,以服務學生成長成才為宗旨,把科學發展觀貫穿于學生工作的整個過程中。同時,優化了大學生成長成才服務保障體系。
經濟學院2009屆畢業生共七個專業462人,其中金融、保險專業學生有近200名,也是受金融危機沖擊較大的專業。當前,正值畢業生求職擇業的關鍵時期,經濟學院高度重視學生就業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一方面要求全院教師積極為學生就業提供就業指導、收集信息、積極推薦等全方位的服務;一方面鼓勵學生樹立信心,明確定位,先就業、后擇業,在實干中謀發展。截止到目前,經濟學院畢業生就業率達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