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糧食安全問題研討會暨我國糧食安全保障體系研究審定會在紫玉飯店舉行。校長譚向勇應邀出席會議并講話。
2008年11月,經濟學院洪濤教授受國家發改委委托,承接了“十二五”規劃前期重點項目“糧食安全問題”課題,并于2009年10月將初步成果提交國家發改委。會議由洪濤教授主持,洪教授代表課題組從糧食安全研究的意義、新糧食安全的概念及其內涵、糧食安全保障體系以及對我國糧食安全的十項政策建議等方面介紹了課題組的相關情況;針對我國糧食安全主題,與會專家進行了積極研討發言。
譚向勇校長對課題組的研究成果表示肯定。他指出,對于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來說,糧食安全問題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他充分肯定了本課題研究成果,希望課題組可以繼續研究,將糧食安全問題研究作為本校拳頭研究產品,找到更好的切入角度,在下一階段加大實證分析,形成一個研究團隊,將糧食安全問題的研究持續下去、深入下去。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潘盛洲研究員認為,在我國連續6年糧食大豐收的背景下研究這個題目時機很恰當,但是由于糧食庫存增多,導致糧食價格下行壓力大,農民的增收問題也出現徘徊局面,某些農民、地方政府忽視糧食生產趨勢,因此要防止糧食滑坡的危險。
國家糧食局政策法規司顏波司長提出我國長期以來存在“重生產輕流通”的思想,生產是糧食的基礎,目前糧食生產存在結構、區域的不平衡,需要在流通領域采取措施。國家糧食局科學研究院院長吳子丹研究員認為應該深入研究糧食安全和其他相關問題互相影響的關系問題:比如國民收入水平與食品消費結構的關系、種糧收入比價問題、化石能源價格與糧價關系、物流競爭關系等。
專家評審組聽取了課題組的匯報后,一致認為:課題組自2008年底以來,先后組織了8次研討會,通過認真調查研究、完成了課題研究任務,課題目標明確、重點突出、結構嚴謹、資料翔實、論證充分,達到了國內同類研究的先進水平,對國家制定“十二五”規劃具有積極意義,對我國糧食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具有全面性、前瞻性和一定的可操作性。評審組建議密切聯系當前宏觀經濟金融形勢和世界糧情,針對國內存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深入研究,完善我國糧食安全保障體系的研究框架。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首席專家丁俊發、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程國強研究員、國家糧食局科學研究院丁聲俊研究員、中國鄭州糧食批發市場肖永成副總裁、中國糧油信息中心尚強民主任和我校科研處長王國順,經濟學院李書友、洪濤、徐曉慧、何渝、部分碩士生以及《第一財經》、《中國市場》、《中國商報》等媒體記者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