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2009年全國輕工院校領導座談會在北京工商大學召開。中國輕工聯副會長兼秘書長王世成、輕工科專業委員會主任王錦隧、辦公室主任陳建國、綜合業務部主任崔毅、人教部副主任徐祥楠、人教部干部處處長孟琪、人教部綜合處處長馬振華,北京工商大學黨委書記孫堯東、校長譚向勇、副書記盧思鋒、副校長呼文亮及來自清華美院、天津科技大學、大連工業大學、江南大學等13所院校的30余名有關負責人出席會議。中輕聯人教部主任林小沖主持會議。
北京工商大學校長譚向勇對輕工聯選擇在學校舉辦此次會議表示感謝,向與會嘉賓表示熱烈歡迎。他向來賓介紹了學校概況,重點闡述了學校在學科建設、資源配置和人才管理方面的努力。
譚向勇校長特別指出,孫寶國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的消息給了全校師生巨大的鼓舞,學校將以此為契機,加強管理機構調整和人才培訓工作的力度,增進與國內外高校的交流合作,加快學校向教學研究型大學轉型。
陜西科技大學校長沈一丁介紹了該校的發展歷程和未來目標,并詳細說明了學校推進“效益工程、質量工程、人才工程”的情況。
上一屆座談會主辦單位——大連工業大學校長余加祐介紹了學校一年來取得的成績,指出目前最大的困境在于人才引進和學校文化建設。他希望輕工聯能更好地團結各個院校,向國家“要資金、要政策”,為各院校的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清華美院副院長盧新華詳細介紹學院的發展歷程和現狀,重點闡述該院的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及辦學特色。
江南大學副校長紀志成建議輕工聯發揮更大的作用,希望各院校都能借助國家發展“物聯網”的機遇促進自身的發展。
鄭州輕工業學院黨委書記林世選分享了該校在團隊建設方面的經驗,并向輕工聯提出三點建議:完善機制、提供平臺,爭取資金和政策。
天津科技大學黨委書記李旭炎總結了學校一年來取得的成績,并從宏觀、中觀、微觀三方面對學校進行了定位和規劃。
景德鎮陶瓷學院副院長蔡付斌暢談了學院的辦學理念:依托行業、服務地方、辦有特色的院校。他還介紹了學院在學科建設、科研創作和交流合作方面的成果。
山東輕工業學院副校長王西奎強調該校最大的特點是注重應用性,該校學生在就業和創業方面都成績斐然。
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霍振朝介紹了天津職業教育園區的情況,該校是首批進入此園區的學校之一。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盧兵希望今后院校和企業能加強聯系,使更多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真正做到“產學結合”。
常州輕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楊勁松介紹了學院概況和改革取得的成果。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前院長宋立遠作為一名輕工業“老兵”,闡述了該院在產學研結合方面取得的突破。
與會嘉賓各抒己見,氣氛熱烈。
下午15點,王世成副會長向參會嘉賓、北京工商大學全體中層干部正職、相關院系教師和研究生做了題為《輕工業振興規劃》的報告會。
報告分四部分展開:一、中國輕工業和中國經濟;二、中國輕工業和中輕聯;三、中國輕工業和輕工企業;四、中國輕工業和輕工教育。
王世成副會長從國際情勢談起,指出中國國際影響力的提升對輕工業整體發展的推動作用,并就經濟危機帶來的潛在風險和機遇闡述了自己的見解。
在談到產學聯動的問題時,王世成副會長首先向各位“情在輕工、根在輕工、業在輕工”的輕工業“老兵”表示了由衷的感謝和敬佩。他指出,充分發揮輕工院校的作用將對輕工行業和企業的發展都十分有益。王世成副會長指明了輕工重點行業科技發展的方向,并就如何實現更有效的校企聯動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黨委書記孫堯東在隨后的講話中表示,北京工商大學發源于北京輕工業學院,與輕工行業血脈相連。飲水思源,學校絕不會忘記自己的本源,將一如既往地為行業做好服務,培養輸送高質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