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早晨7:50,一輪初升的紅日喚醒了寧靜的良鄉校園。校車徐徐停駐在文二樓前,從車上走下的是2010年教師招聘的應聘者,他們通過了第一輪的面試,今天將參加第二輪的試講。許多應聘者都是第一次與良鄉校區“親密接觸”,環視著白雪映襯的美麗校園,競相掏出手機拍照留念。
試講現場:八仙過海 各顯神通
試講包括兩部分內容,首先,由應聘者做15分鐘的自選題講課,然后評委根據其表現提問。記者發現,前來試講的應聘者多為985高校畢業,許多還有海外留學的背景。雖然試講只有短短的15分鐘,應聘者卻做了相當充分的準備,秀實力,飆創意,講課現場驚喜不斷,智慧火花頻頻閃爍。有人準備了全英的課件,講課也用純正的英文,體現了高度的國際化;有人采用案例教學,深入淺出,在輕松的氛圍中完成授課的內容;有人激情澎湃,口若懸河,廣博的學識和深厚的積淀讓人驚嘆;有人邏輯清晰,思維敏捷,像剝洋蔥一樣把一個個抽象復雜的概念解釋得清清楚楚。
應聘者在ppt的制作上也下足了功夫:用FLASH讓復雜的物理現場變得簡單易懂,用鮮艷的圖畫吸引聽眾的注意力,用清晰的表格闡述難纏的比較關系,應聘者的課件制作水平相當專業。
一位應聘者告訴記者,他對試講十分看重,也做了精心的準備,光是確定講課的主題就思考了好久,最后選擇了案例教學,“只有15分鐘的時間,案例教學會比較生動有趣,而且容易把事情說清楚。”
新亮點:把關更嚴 看重科研
第一輪面試結束后許多評委感嘆,今年應聘者的素質都非常高,如何優中選優,實在讓人難以抉擇。人事處處長魏中龍告訴記者,今年我校的招聘與去年相比有幾大特點:一是開始時間早,影響范圍廣,各項工作更加規范。與去年3月份開始招聘相比,今年提前到1月,就是為了把握先機,搶奪優秀人才。簡歷數目從去年的600多份提高到近千份,社會影響更加廣泛;二是標準更高、把關更嚴。在今年確定面試名單時,嚴格按照相關規定,保證了人才的高質量。第三,注重科研能力的考察。為了符合我校向教學研究型大學轉型的需要,今年在選拔人才時特別注重科研能力的考量,那些科研成功豐碩的應聘者勝算更大。
評委組:想要說聲“淘汰”真的好難
“素質高、表現好、很滿意、難抉擇”是記者在采訪評委時聽到最多的幾句話。許多受訪評委都表示應聘者的變現很“驚艷”,即使面試表現小有瑕疵的應聘者在試講環節的表現也堪稱完美:扎實的學術功底,良好的口頭表達,靈敏的應變能力,頻頻帶給評委們驚喜。在這場高水平的PK中,想要淘汰一個人真的很難。
評委們也坦陳,有過從教經歷的應聘者在試講環節會表現更加出色一些,尤其是在邏輯表達、與觀眾的目光交流方面都會做的更好。有的應聘者本身能力很強,但由于經驗不足,在口頭表達、講課深度方面還有待加強,但總的來說,應聘者都表現得特別出色。
校園網:應聘者了解學校的便捷窗口
林先生是臺灣人,中國政法大學本科,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和美國天普大學的雙碩士,北京大學的博士,人大博士后,還做過德國某大學的訪問學者,今天,他走進了北京工商大學人才招聘的考場。林先生告訴記者,最初,是導師向他推薦了北京工商大學,細心的林先生就開始了解這個學校。除了打聽法學院研究的重點,他還十分關注學校的新聞網。“我是從半年前就開始經常瀏覽學校的新聞網頁,我發現,網頁更新非常及時,所以我想,這一定是一所很有活力的學校”,再加上研究方向也十分契合,一看到招聘啟事,林先生就馬上投遞了簡歷,并幸運地進入到試講環節。
聽到林先生的陳述,旁邊一位正在候場的應聘者也湊過來說,他選擇北工商是因為北工商在北京市屬院校中是名列前茅的學校,特別難得的是,這是一所學科比較齊全、學科發展比較均衡的學校。他認為,“這樣良好的學術環境對個人的發展是十分有利的”。
記者在乘坐校車時,聽到幾位應聘者談起昨天的面試,仍感動不已。“那么冷的天,一進校門就看見志愿者等候在那里,讓我們很感動。”“學校的領導們親自來到面試現場,讓我們覺得學校十分重視此次招聘,也可以看出這是一所重視人才、尊重人才的學校,能在這樣學校工作,一定有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