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迎接我校建校60周年的校慶活動,創造溫馨和諧的教學環境,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于5月26日下午舉行了精品課程建設研討會。李朝鮮副校長、教務處領導及相關部門負責人、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精品課程負責人和課程骨干教師、各教研室主任及相關教學管理人員參加了會議。中國社科院法學所所長助理冀祥德教授、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夏利民教授蒞臨會議并講話。會議由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謝安平主持。
我校教務處張曉堂處長首先發言。張處長回顧了我校在精品課程建設中的主要成績、基本經驗和存在的不足。他指出,精品課程建設關系到我校的本科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我們要提高對人才培養質量重要性的認識,盡量提供優良的教學環境和優質的管理服務,從而為精品課程建設保駕護航。
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李仁玉院長對獲評“北京市精品課程”的《庭審實務》課程負責人劉淑蓮教授及其教學團隊表示祝賀,并立足我校和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實際,指出我們在建設精品課程和編寫精品教材的過程中,應創新、務實,發揮實踐教學的優勢,以特色求發展。
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劉淑蓮教授在發言中對《庭審實務》的課程建設成果和精品課程申報的成功經驗作出了詳盡的介紹,對課程富有特色的教學方法、手段以及別具一格的作業、考試方法作了交流。
教務處周莉副處長從多年積累的經驗中為今后的精品課程申報提出了有益的建議,指出充分的前期準備、富有特色的課程設置、優秀的教學隊伍、優質的適用教材、相關的教育教學成果等,都是申報過程中的關鍵因素。
中國社科院法學所所長助理冀祥德教授在發言中指出,《庭審實務》課程被評選為北京市精品課程,符合目前法學教育從通識教育向職業教育轉變的發展趨勢,對法學本科生和法律碩士的培養都應立足于為公、檢、法等法律實踐部門服務。冀祥德教授認為參加此次會議使其深入了解了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法學教育狀況,并對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法科課程設置和培養目標給予充分的肯定。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夏利民教授在發言中詳細介紹了北師大法學院精品課程建設的目標、成果、獎勵設置和經費投入等方面的基本情況。
李朝鮮副校長在總結講話中突出強調了精品課程的示范作用和引導意義。李朝鮮副校長指出,精品課程建設是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評價學校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規格的標志性項目。抓好課程教學首先要具備優秀的教師隊伍,擁有優質的精品教材,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開發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同時還要提高教學管理和服務的質量,只有充分重視各教學環節和要素,才能創造更多的精品課程,提高教學質量。在已經取得的成績的基礎上,進一步整合教學資源和教學成果,深化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豐富精品課程內涵。同時還要加強教學隊伍的建設,注重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形成復合型、有梯度的教學團隊,提高精品課程的質量和效果。李朝鮮副校長還希望本次研討會能夠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為學校提供具有普遍性指導意義的課程與教材建設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