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公布了2010年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和西部項目評審結果,我校今年國家社科基金申報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經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批準,我校在本次項目申報中獲準立項資助9項,其中一般項目4項,青年項目5項,在市屬市管高校中僅次于首都師范大學(14項),與首都經貿大學并列第二名,為我校歷年獲準立項最多的一年,相比2009年(3項)增長200%,與過去四年的總和相當。
本次國家社科基金我校共申報42項,獲批9項,獲批率為21.42%,申報成功率大大高于去年7.6%的全國平均獲批率。我校立項情況按學科門類劃分:應用經濟4項、經濟理論1項、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1項、國際問題研究1項、語言學1項、新聞學1項;按立項單位劃分:經濟學院6項、外國語學院1項、藝術與傳媒學院1項、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1項。經濟學院獲批數比2009年(2項)增長200%,值得一提的是,外國語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與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均是首次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反映了我校學科布局的逐步優化和整體水平的提高。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是哲學社會科學類唯一的國家級項目,層次高,影響大,代表著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最高水平。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是帶動學校科研上水平、上層次的龍頭項目,是展現學校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的重要標志。為此,相關項目工作一直得到了我校領導的高度重視。科學技術處認真組織、動員和協助各部門、各單位積極開展申報工作,加大對項目申報和溝通、指導的力度。申報動員會議后,各單位發揮學科優勢,鼓勵在相關領域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科研人員特別是青年學者積極申報,發揮課題負責人的創造精神和課題組成員的集體智慧,加強合作與論證,科研人員的參與熱情顯著增強,積極踴躍申報,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之下,項目申報書的數量和質量都有了很大提升,為成績的取得打下了堅實基礎。
我校本次獲批的9項項目中,有5項為青年項目,占總獲批項目的55.6%,成為我校科研發展的中堅力量。近年來學校高度重視高水平青年人才的引進,同時也加大對青年教師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從2009年起,學校啟動了青年教師科研啟動基金項目與學術專著資助項目,多次召開青年教師培訓和座談,極大地提高了青年教師的科研積極性和主動性,本次申報取得的成績更加堅定了我校繼續推進青年教師科研工作的信心。
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數量的多少、完成質量的高低,是衡量高校科學研究能力和科研管理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此次國家社科基金取得的成功是我校在建設特色鮮明的教學研究型大學道路上邁出的堅實一步。
附:下表為我校獲批項目情況:
序號 |
項 目 名 稱 |
負責人 |
所屬學院 |
項目類別 |
1 |
我國農產品價格波動與調控機制研究 |
方 燕 |
經濟學院 |
一般項目 |
2 |
石油、糧食等全球大宗商品定價機制及我國對策研究 |
胡俞越 |
經濟學院 |
一般項目 |
3 |
房地產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的金融體系重構研究 |
葛紅玲 |
經濟學院 |
一般項目 |
4 |
供銷合作社改革的理論和實踐問題研究 |
廖運鳳 |
經濟學院 |
一般項目 |
5 |
資源環境約束條件下的區域產業結構升級研究 |
孟 昌 |
經濟學院 |
青年項目 |
6 |
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狀況及其政策研究 |
郭 毅 |
經濟學院 |
青年項目 |
7 |
中國當代生態生產力發展研究 |
王魯娜 |
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
青年項目 |
8 |
老年性癡呆患者即席話語能力研究 |
劉紅艷 |
外國語學院 |
青年項目 |
9 |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我國經濟新聞報道的觀念更新研究 |
王 擎 |
藝術與傳媒學院 |
青年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