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在中國人民大學召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交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做法和經驗,研討新形勢下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思路和新舉措。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李衛紅出席會議并講話,社科司副司長張東剛主持會議。
全國27所高校分管校領導和科研處、社科處負責人參加了會議。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南開大學、吉林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中央美術學院、蘇州大學、西北大學等12所高校分別作了交流發言。蘇州大學、西北大學作為全國地方院校的代表出席了會議。首都師范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北京工商大學代表北京市高校出席。我校副謝志華校長應邀出席會議,科學技術處王國順處長陪同參加。
教育部副部長李衛紅在總結講話中指出,進一步提高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是新形勢下高等教育發展的新使命新要求。她強調,《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對高等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了總體要求。各高等學校要深刻領會《綱要》精神,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從思想觀念、科研評價、學術風氣、體制機制等方面繼續積極、主動地進行改革探索,創造更多的新鮮做法和經驗。她要求,各高校要高度重視哲學社會科學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切實增強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充分發揮智囊團、思想庫作用。要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深入研究回答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要扎實推進基礎理論、應用理論研究,為應用對策研究提供源頭活水;要以科研體制改革為重點,大力推進哲學社會科學“產學研用”相結合;要積極探索科研評價改革,充分調動高校教師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大力弘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學風,提倡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的清新文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