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興衰 我們有責
每一位成功者的背后都藏著一段辛酸史。當記者問到在學習和做科學研究的道路上遇到艱難之時,是什么樣的動力讓之堅持走下去時,董老師堅定地說:“為事業而奮斗,為報答母校而奮斗是讓我堅持下去的最大動力。每每遇到困難時,我都在想,做什么事都貴在堅持,就是這么堅持,也就解決了一個一個的困難。”他還回憶說:“北京工商大學誕生以來豐富了學科和學科之間的相互交融,拓展了教書育人、科學研究的思維。更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的教學科研條件有了很大改善,多媒體教室被建起,國際一流的大型儀器設備也一應俱全。所以,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董老師還多次說道:“只要進了北京工商大學校門,北京工商大學就是我們一輩子改變不了的母校!母校的興衰,我們有責。”
誠懇教學 師生相融
當記者問董老師對“教師”這個偉大而神圣的職業有怎樣的深刻理解時,他說:“我個人的理解,‘教師’就是奉獻、不圖回報、永遠進步、學無止境。”作為一名“桃李滿天下”的優秀先鋒教師,董老師也坦言自己離最好的教師還很遠,只能不斷努力。
在教書育人方面,董老師無疑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典范。 董老師認為,教書育人要用心, 對同學真心、與同學交心,坦誠相待,生活中交朋友,原則不放松,這樣才能最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性,教學任務才能高質量、高效率的完成。董老師還說:“我從事的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的工作是一致的,科研工作的經驗和成果的總結被編著成專著,實際經驗被應用于課堂,啟發學生。”
生命不息 奮斗不止
董老師本科學的專業是環境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學的是應用化學專業,現在從事的是生物化學專業,擅長的科研方向是植物資源研究開發和化妝品科學研究。這幾年,他承擔過幾十項科研課題,獲得過多個發明專利,主編的教材及專著達5部之多。但在聽到“學術研究領域非常廣泛,求知欲很強、知識很豐富”等贊美之詞時,他對自己專業研究的成就和突破卻有獨特的認知:“過去不管取得了什么樣的業績和成果,都是過去時,只有與時俱進,努力奮斗,才能不被時代淘汰。過去的成績不用多想,過去的失誤要多總結,要多思考的是如何使明天的工作干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