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湖北宜昌到北京工商大學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從材料081的團支部書記到院青志協副會長;從預備黨員到校學生優秀干部。李丹一步步走來,譜寫出自己的“頑童”物語。
生活篇
從氣候到飲食,對剛剛到北京的湖北妹子李丹來說,“北漂”的日子“有點小煎熬”。李丹微笑著說:“到了北京我才知道什么是風,我回到家都感覺我們那里沒有風。”她還告訴記者:“說實話,我剛到這里的時候特不習慣北京的飲食。”作為土生土長的湖北人,李丹比較偏好香辣的食物。“記得那時候給家里打電話,有的時候都有想哭的沖動,但還是忍住了。”
據了解,李丹之所以能盡快適應北京的生活,多虧了她所在系的老師。“我們老師對我特好,有時候下了課就問我最近怎么樣,真的,我挺謝謝我們老師的。”現在的李丹,早就已經在北京頑強“生存”下來。“呵呵,我是真習慣北京的大醬菜了。”兩年的“北漂”生活使李丹依然保持著南方女孩子愛干凈又勤勞的美德,談到未來的生活,“頑童”李丹說:“以后我要是一個人住了,可以沒有手機,可以沒有電腦,但是,不可以沒有洗衣機。”
愛好廣泛的李丹,從漫畫到電影,從音樂到小說,都令她有過一段“迷戀”。“知道我為什么選韓語做第二外語嗎?就是因為super junior。”李丹笑道。她告訴記者,自己一直對漫畫很感興趣。“我記得我高三時還在看漫畫,每周必看更新。”天性喜歡推理的她,對偵探小說也抱有濃厚的興趣。從小學開始就玩“仙劍奇俠傳”,因為酷愛,一直玩到現在。李丹笑稱:“我一直是個意志不堅定的人。”然而就是這樣一位自稱“意志不堅定的人”,卻對她感興趣的事情堅定地追求下去。
求學篇
李丹在大二學年的績點達到4.05,成績和綜合測評分數班級第一,獲得校一等獎學金。她曾參加全國計算機二級考試,北京市物理競賽,且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談到如何取得這些驕人成績時,李丹坦言,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其實我平時挺愛玩的。”李丹笑著說,“從小學到高中,可以說我該玩的都玩遍了。”記者了解到,之所以“頑童”李丹能“學玩兩不誤”,就是因為她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其實想要學好大學的課,每天抽出1、2個小時來安下心地學就夠了。”李丹說,“關鍵是有效率。”
記者了解到,除了課內功課有不俗表現外,李丹在課外學的也相當豐富。“對,我自學了C語言。”李丹告訴我們,為了能學好C語言,她曾堅持一個月每天看兩小時的書,終于在考試前學會了C語言。“嗨,堅持下來就好了,我就是這樣,說過的就一定要完成。誰讓我把自己逼到最后了。”說到這兒,李丹聳聳肩,又把標志性的笑容掛在了臉上。
實踐篇
把學習與實踐相結合一直是李丹所堅持的。大學兩年間,李丹參加了“紅色1+1”活動的前期策劃,親自籌備了“風雨過后見彩虹——記在4·14地震之后”圖片展活動,并策劃組織了“故宮之旅”等豐富多彩的團日活動,個人曾獲得2008-2009年度“校優秀學生干部”榮譽稱號。同時,李丹所在的團支部被光榮地評為了校級優秀集體,并被推薦到北京市參與優秀班集體評選。作為系青志協副會長,李丹更是動員組織了敬老院、殘聯、血站等一系列志愿者服務,首次與海淀區紅十字血液中心達成了長期有效的志愿服務機制。
而對李丹來說,在這些活動中最讓她印象深刻的是在海淀殘聯的一次志愿活動。“那次活動給我留下的印象挺深的,看到那些身體有缺陷的孩子卻那么樂觀,我心里真的很震撼。”李丹說,“我覺得我們正常人更應該珍惜青春。”
對于未來,李丹有著自己的打算。“準備讀研,大學都選好了,在上海。”李丹微微一笑。我們也祝福這個愛玩的湖北女孩,在未來能創造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