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場燈光熄滅,粉、黃、藍、綠不同顏色的熒光棒一時閃動整個會場,洋溢著喜悅、興奮、期待的心情,鼓掌小手近乎瘋狂的“擊掌聲”響徹全場。在大家的期待中,元旦晚會的大幕終于拉開,一個個獨具特色的節目把觀眾的熱情推向高潮。除了最光鮮的舞臺,會場中還有哪些你沒有看到的人或事兒呢,就讓記者帶你一覽元旦花絮。
后臺那點兒事
今晚,我校的離退休教職工為我們演奏了一部“工商夕陽紅”。在候場時,他們中間洋溢著的輕松愉快的氣氛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走向復興》管樂演奏即將表演前,有兩個表演者遲遲未能到位,工作人員忙去四處尋找,其他的表演者們卻很淡定。“去行政樓110登報,還來得及。”一位表演者說完做了個可愛的鬼臉。“不用找,上臺時肯定會回來。”另一位表演者還這樣勸工作人員,臉上沒有絲毫的慌張。后來記者了解到,原來那兩位表演者在觀看表演時流連忘返。當然他們還是及時地出現在了舞臺上,并為觀眾獻上了昂揚的管樂表演,盡情盡興。“人無論到什么年歲都應該有一個輕松的心態,還要從事各種運動,不論是腦力的還是體力的。”在元旦之夜,我們欣賞到的不僅有精彩的表演,也有一種樂觀向上的精神。
在《勞動者的風采》這個節目中,大廚的刀工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幾個癡迷的觀眾竟追著大廚到了后臺,圍著大廚剛切出的“蓑衣黃瓜”不停地拍照,最后“蓑衣黃瓜”難逃被搶吃一空的命運,師傅看著這情景只能哭笑不得。
特殊的“攝影記者”
側身,舉起相機,身體微微后仰,按下快門……在舞臺前晃動著這樣的一個“攝影記者”——76歲高齡的退休教師黃錫邦。黃老專門從阜成路校區趕過來觀看元旦晚會,自己還帶上了心愛的尼康D80單反相機:“我這個今天特意換了長焦,再遠都能照清楚。”介紹起自己的寶貝,黃老儼然一個攝影專業人士。“等一下,我先去拍下照。”記者與黃老的聊天被他的“工作”打斷,不同的位置、角度、姿勢,“攝影記者”敏感的捕捉著每一個精彩瞬間。“我是59年來到輕工業學院的,一直到95年退休,這一輩子就“賣”給咱們北京工商大學了。”黃老開玩笑地說。“今天挺熱鬧的,很喜慶,能在工商和大家一起迎接新的一年特別開心。”黃老激動地向記者表達著自己的喜悅之情。
角落里的“觀眾”
“追光沒追上”,“上個麥架,對,現在就上,沒關系”,場邊的徐鑫老師不時和工作人員進行著交流,把握著會場的每一個環節。如果你看到場邊一個人一直在走動,并不時把對講機拿到嘴邊說著什么,那個忙碌的身影就是徐鑫老師。
“咳咳,嗆死我了。”后臺工作人員被濃重的舞臺干冰煙霧嗆得直咳嗽。為了達到更好的舞臺效果,在彩排后,主辦方特意加重了舞臺煙霧的濃度,這就使得這些后臺工作人員有幸“大飽口福”。
這些辛勤的工作人員也會在聽到“你耕地來你做飯”后笑得前仰后合,在聽到《北極雪》后和著那深情的旋律晃動著自己的身體,這些角落里的觀眾和大家一起在忙碌中感受著新年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