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二五”的開局之年和學校由教學型大學向教學研究型大學轉型時期,為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人事處、教務處、科學技術處于8月23日至25日聯合舉辦了“北京工商大學2011年新入職教職工培訓班”。學校黨委書記孫堯東和副校長孫寶國、謝志華、張耘出席會議并作報告,人事處處長魏中龍、科技處處長王國順、教務處副處長周莉、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副主任李建平、外請專家吳愛祥、白延慶等作了專題報告。88名新入職教職工參加了培訓。
學校黨委書記孫堯東出席開班儀式并講話。他首先代表全校師生對新教職工加入北京工商大學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祝賀。他介紹了學校的發展歷史,并從辦學歷史、學校在北京市屬高校中的地位、辦學特色以及發展階段四個方面介紹了學校的校情,指出學校目前面臨的問題,闡明了今后學校的發展戰略和目標。他對新教職工提出三點希望:一要了解校情,盡快進入角色;二要刻苦鉆研,愛崗敬業;三要創先爭優,建功立業。他還對培訓工作提出要求:第一,要求學員在培訓過程中能夠虛心學習,認真思考;第二,要求學員要嚴格遵守培訓紀律;第三,要求負責組織培訓的各個部門全力合作,精心安排,積極征求各方意見,不斷改進培訓方法,提高培訓質量。
副校長孫寶國院士作了《學校師資隊伍建設與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的專題報告。他介紹了學校師資隊伍的現狀和建設目標,指出師資隊伍建設工作的核心是“以人為本”,目的是“人才強校”。他結合職業管理學和領導學關于職業生涯發展和人才成長的不同階段以及自己的經歷對新進教職工職業生涯規劃提出建議,鼓勵他們積極適應環境,盡快成長,追求卓越。希望新教工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畏艱險,勇于登攀”。
副校長謝志華作了《學校學科建設與研究生教育》的專題報告。他介紹了大學在社會發展進程中所肩負歷史使命的轉變過程,指出拓展思維是開展學術研究工作的重要基石,建議新教職工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要做到:一是探尋研究領域中最前沿理論;二是從解決實際問題出發;三是要保持學術研究的特色和連貫性。
人事處處長魏中龍作了《學校人力資源現狀分析與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思路》的報告。他介紹了學校人力資源的現狀、發展規劃和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思路,對新教職工提出工作要求,并與大家及時交流了在剛剛結束的赴美考察活動中學習到的國外大學先進的管理理念。
科學技術處處長王國順作了《學校的科研發展現狀與教師的科研工作要求》的報告。他分析了大學的類型以及不同類型大學的價值取向,指出科研工作是高校教師的基本義務。介紹了我校科研工作的發展現狀、對未來發展的認識、對教師科研工作的基本要求和相關的管理制度。
教務處副處長周莉作了《教學經驗的分享與教學管理的規范》的報告。她用生動的實例與新教職工分享了成功的教學經驗,解讀了學校對教學工作的管理規范。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副主任李建平和北京科技大學吳愛祥教授分別就申報國家和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與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指導思想、申報要求及注意事項等內容進行了詳細介紹和專業指導。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白延慶老師作了專題講座《公文與應用文寫作》,不僅講授了寫作知識,還用其精煉幽默的語言和富有激情的講授方式為新教師如何站穩講臺做了很好的示范。
我校優秀教學獎一等獎獲得者陳曉白和王魯娜老師分別為新教職工講授了一堂精彩的教學觀摩課。
最后,新教職工圍繞如何將個人職業生涯規劃與學校教育事業的改革發展緊密結合,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大學教師或管理人員等內容展開討論,他們暢所欲言,氣氛熱烈。他們認為,雖然培訓時間很短,他們卻受益匪淺,更感受到了學校的溫暖,他們對學校和個人的發展充滿了信心,甘于為學校發展美好的未來添磚加瓦。
副校長張耘在結業式上作了總結講話。她指出舉辦培訓班不僅僅是做講座,而且也為參加培訓的教職工提供了目標和路徑。只有管理精細化,才能保障工作的精準,只有精誠合作,才能保障工作的精彩。她還介紹了學校資源配置的發展方向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并對新教工提出希望:一要立大志、入主流、上更大平臺;二要有責任意識,以自身學識建設學校的學科,以自身修養帶出學校的風格,將個人發展與學校的事業發展緊密結合,不斷提高自身的學識、修養和能力,在創造自身價值的同時,推動學校發展。
本次新進教職工培訓工作自始至終得到了學校黨委和行政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校領導親臨本次培訓班進行動員、授課、總結并給學員頒發結業證書。學校有關部門通力合作,精心準備,熱情服務,保證了本次培訓工作的順利、有效開展。培訓內容設計貼切,培訓過程緊張而不乏精彩,講者準備充分,講得到位,聽者精神飽滿,聽得仔細。本次培訓,為新教職工盡快轉變角色并適應新崗位,盡快融入學校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也為他們深入理解教師職業和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