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至4日,《中國塑料》新一屆編委會會議在北京召開。包括主管單位和主辦單位的領導、EI中國專家、編委、我校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材料與機械工程學院班子全體成員以及《中國塑料》雜志社全體員工在內,共50多人參加了會議。
3日上午的會議由蔡強院長主持,我校謝志華副校長、鄭州大學校長申長雨院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信息中心劉向軍副主任、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廖正品名譽理事長、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曹儉常務副理事長、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信息中心期刊處劉丹靜處長、華東理工大學馬玉錄副校長、EI中國負責人呂萍主任、科技處宋冬英副處長等嘉賓在會上分別致辭;謝志華副校長為到會的各位編委頒發了聘書。與會領導和編委們就《中國塑料》未來科學發展展開了討論,紛紛建言獻策,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和建議。
作為新一屆編委會主任的申長雨院士指出,創刊于1987年的《中國塑料》的數十年的發展離不開行業的依托、學校的人力、物力、財力的大力支持和各位編委的努力,期刊工作中編輯部是關鍵,其保障是高質量稿源的組織、高水平的管理、從業者的敬業精神、責任心、事業心;他要求編輯隊伍加強自身建設,提高管理水平、業務水平,增強服務意識,他相信《中國塑料》能繼續保持領先的水平,辦出特色!
劉向軍副主任指出,《中國塑料》作為輕工系統主管的48種期刊中僅有的2個曾獲國家期刊獎的優秀期刊,隨著行業的發展,在學校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在高水平編委的支持和編輯隊伍人員全體努力下,一定能夠順利完成期刊改革,并仍將處于領先水平。出席會議的其他領導和嘉賓也對《中國塑料》的發展寄予了高度期望。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錢桂敬常務副會長、王世成副會長也對本次會議的召開給予了大力支持,為雜志的發展寄予厚望。
3日下午的討論會由申長雨院士主持,各位編委就如何在現有的基礎上提高《中國塑料》的學術影響力等展開熱烈討論。一致認為:《中國塑料》應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積極應對新媒體的沖擊,應認真進行分析,重新規劃新形勢下雜志的定位,應充分發揮編委的作用,提高稿源質量,同時編輯部應開展多種活動,如舉辦和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等,提高期刊的影響力。編輯隊伍應加大自身學習,提高專業和學術水平,做到能組稿、撰稿,進而提高稿源質量和辦刊質量;在經營方面,應多管齊下,放棄近期利益,放眼長遠發展,在學校的人力和財力支持下,將重點放在提升雜志的影響力、創品牌上。此外,編委們還就增設欄目等提出了很多建設性意見。
會前,譚向勇校長、孫寶國院士、謝志華副校長代表會議主辦方,會見了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王世成副會長、鄭州大學校長申長雨院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信息中心才大穎主任、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曹儉常務副理事長等各位領導和嘉賓、對他們給予《中國塑料》雜志社多年的支持和幫助表示感謝。學校辦公室施楓副主任、材料與機械工程學院蔡強院長、呂東燕書記、王向東副院長、楊彪副院長、以及《中國塑料》有關人員參加了會見。
此次編委會的換屆,標志著《中國塑料》雜志社即將迎來新的歷史發展機遇。在國家整頓期刊的大形勢下,在我校進行院系調整,重新整合資源、加速發展的背景下,作為我校一個對外窗口的《中國塑料》雜志,應重新找準自身定位,切實落實各項改革措施,引領行業技術發展,爭取再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