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首都大學生科普演講比賽決賽暨北京優秀青年工程師宣講團進校園活動于2011年9月24日上午在北京工商大學阜成路校區拉開帷幕。在本次比賽中,我校團委安排了近百名工作者在各個崗位上進行服務:場外引導,場內簽到、分數統計,以及新聞報道等。工作任務繁重,但同學們熱情飽滿,給每位來賓和參賽者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次比賽的工作人員大多數來自我校團委。從崗位設置到人員培訓,從會場布置到流程安排,他們都做了充足的準備。為了方便與各參賽院校進行賽前聯系,幫助參賽選手順利完成賽前入場、抽簽等環節的準備工作,工作組專門為每個參賽院校安排了一位志愿者,進行“1對1”的針對性服務。“1對1”工作組的志愿者們自預賽前期就與各參賽院校密切聯系,將參賽細節通知各院校,并及時反應參賽者的意見和建議等,在我校組織團隊與參賽院校間架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梁,為比賽的順利進行起到了積極作用,得到了參賽院校老師及同學的認可與好評。
“微笑是最好的語言,不論何時何地,作為一名禮儀引導者,都應該保持微笑!”這是此次比賽的禮儀引導者對她們自身工作的理解。禮儀人員主要負責引導各校參賽者,服務嘉賓,頒獎等工作。雖然工作瑣碎復雜,但她們表示,為他人服務是一種可貴的經歷,是不斷成長的過程。一絲不茍、認真工作的她們,儼然成為了北京工商大學的一張形象名片。
在活動現場,還有一群忙碌的身影,那就是負責宣傳的工作人員。他們用沉重的相機,記錄下了精彩紛呈的比賽;他們用恰當的文字,描述了參賽者激情昂揚的瞬間。他們仔細地篩選圖片、校對文字,將比賽全程呈現在大家面前。在他們心里,新聞是展現學校風貌的另一個舞臺。在這個舞臺上,他們也一樣精彩。
此次比賽的工作團隊還設有計時組、計分組、設備組、協調組等,各工作小組分工明確,周到細致,保障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這些工作人員中,很多志愿者曾經參與組織過一些比賽及活動,具有一定的經驗。志愿者在服務過程中,為參賽的選手提供了方便,同時也為自身能力的提高帶來了機會,鍛煉了自身的反應能力、溝通能力和協調能力。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這是工作人員的工作信條。他們相信,只要有一顆熱忱、積極、有責任感的心,就定能收獲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