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首都大學生科普演講比賽決賽于9月24日上午在我校阜成路校區隆重舉辦,來自我校藝術與傳媒學院的楊澤和韓旭分獲一等獎和二等獎,為我校贏得了榮譽。
科技在當代大學生的眼中顯得抽象而模糊,在楊澤的《科技力量的道德之思》和韓旭的《點亮科技之燈》中,兩位選手用富有感染力與親和力的聲音詮釋了科技的力量、彰顯了科技的魅力,用了大量的時事新聞例證了科技與生活、道德的關系,有張有弛的節奏和新穎的角度獲得了在場評委和觀眾的好評。
勤奮學習,執著夢想
“沒事兒的時候就愛看書,中外名著都看,最愛的是紅樓夢。”一臉笑容的楊澤說,平時愛泡圖書館,愛練書法。私底下的楊澤比賽場上的他更多了一份親切與輕松。談到大學生活的重心,楊澤毫不猶疑地將學習放在了首位,“只要是學生,最重要的就一定是學習。”努力學習的他在課余時間還熱衷于主持工作。執著于夢想的他曾經在青檬電視臺實習過,希望以后能成為一位優秀的主持人。只有將課本上學到的理論知識與演講舞臺上積累到的實戰經驗相結合,才能為實現夢想打下堅實基礎。
充分準備,厚積薄發
借用自己的偶像——董卿的話,“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準備”。楊澤從暑假開始備稿,經過不斷地刪改、背誦,1600多字演講稿被他背得滾瓜爛熟,“不是人人都有一副好嗓子,所以后天必須非常努力。”對于自己從容的舞臺表現力,他認為得益于自己足夠充分的準備。
據記者了解,在他準備的過程中,田建華老師多次幫他審稿、改稿。在采訪過程中,他反復表達了對田建華老師的感謝之情。相信這種謙遜的態度與感恩之心是楊澤一直保持優秀的推動力之一。
收獲快樂,分享喜悅
通過對韓旭的采訪,記者得知,在準備演講比賽的過程中,雖然搜集材料、準備演講稿等工作占據了她大部分的課余時間,她還是處理好了準備演講比賽和學習之間的關系,做到了學習、演講兩不誤。她在演講中學習,在演講中收獲快樂,并將這份快樂與大家分享,這便是她身為一個演講者的意義所在。也正因為擁有這種樂于與他人分享的精神,她取得了二等獎的好成績。
超越自我,永不服輸
記者還了解到,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韓旭對自己的要求很嚴格,這培養了她進取向上的精神與永不服輸的性格。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她一定能夠不斷超越自我,憑著這份堅持的執著與永不放棄的信念,走向更美好的未來。在她身上,記者看到了自信、看到了激情,她向在場嘉賓及觀眾展現了新一代大學生獨有的魅力。
比賽圓滿結束了。但我們的心仿佛還沉浸在那激昂、振奮人心的演講中。是的,科技讓生活更美好,就讓我們點亮科技這盞燈,去擁抱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