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河,教授,工學博士,理學院副院長。1997年于吉林大學物理系研究生畢業后即從事教學工作。2005年于北京科技大學獲得工學博士學位。2008年博士后出站。
從教以來,主講大學物理、大學物理實驗和量子力學基礎等課程,先后獲得北京工商大學本科教學優秀獎(2006年)、“教育創新標兵”稱號(2006年)、校優秀教育工作者(2008年)、北京市優秀教師(2009年)。
始終把教書育人當成最神圣的事業
采訪李寶河老師,他說自己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好好教書”,這是從事教學工作的教師天天要做的本職工作。好好教書就是將教師這個職業當成最神圣的事業來做,要有認認真真的工作態度,要切實做好教書育人的每個環節。
李寶河老師2007年剛剛走上教師崗位時,是在歐陽九令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物理實驗課的教學,歐陽老師認真負責的教學態度、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嚴謹的治學精神對他影響非常大。李寶河老師在今后14年的實驗教學中,在講授實驗課之前,對每個實驗項目都要反復做多遍,從而發現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這樣在實驗教學就有的放矢,也能夠給學生最好的指導。李寶河老師根據自己親自操作實驗獲得的數據,編寫了《大學物理實驗標準實驗報告》,教研室的許多同事在實驗教學中都參考了該書。
在教學的同時,李寶河老師還積極進行物理課程的內容體系與教學方法的改革工作,2008~2009年主持校級重點項目:“創建物理演示與探索實驗室,突出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建設了演示走廊和大學生創新實驗室,主辦了北京市物理演示交流研討會,演示實驗成果獲得了各高校相關負責任人的好評。主編了《KingPES大學物理題庫及考試系統》,2003年9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此項成果獲得全國第四屆多媒體物理教學成果二等獎。
謙虛為人 辦事謹慎
不善言辭的他,用扎實的工作態度展示了一個教師的風采。2002年,他獲得了第四屆計算機多媒體物理教學成果二等獎,2004第三屆全國高校實驗教學儀器評比三等獎。目前主持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主持1項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還主持著多項北京市教委項目。2009年被評為得北京市優秀教師。面對這些成績,還不到四十歲的他很平淡地笑笑說:“自己已經不年輕了,這根本算不了什么!我只是一個普通的老師,一個平凡的教學科研人員。”
記者采訪理學院其他老師,他們稱贊說:“李老師為人謙虛,踏實,做任何事情都很謹慎,這也是一個優秀的物理教師必備的條件!他為我們學校的物理教學創新與發展立下了不小的功勞!”
知識淵博 和藹可親
上過李老師課的同學說,“李老師為人很和藹,指導物理實驗時很受同學們歡迎。同學們總愿意讓老師為他們作指導”。“李老師知識很淵博,量子力學選修課給我們引申的東西很多。即使不學物理專業,也能對這一領域產生濃厚的興趣” 。
李老師很喜歡和同學們交流。但是由于物理實驗教學課程緊的限制,和同學們交流還是太少,但給環境專業講授物理課時,和同學們的互動就比較多。這樣對于激發他們的創新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學物理最重要的就是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學以致用的本領。進行物理課程設計與考核時,在現有的條件下,盡可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他指導學生進行科學創新活動,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指導學生制作的“地磁三分量測量儀”在2008年全國教學儀器評比中獲三等獎。指導學生參加北京市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在2009和2010年分別獲得二等獎1項和三等獎1項。
李老師的課時很多,只能抽出休息時間來集中精力做科學研究實驗。采訪李老師是在周六進行的,一大早,他就坐在一臺電腦前工作,等到采訪結束,已經快吃中午飯了。李老師說:“我要把這些工作做完了再吃,你先去吧!”記者怎能不為這樣一個勤奮的老師而感動?
孜孜以求努力實現“教好書”
李寶河老師認為僅僅完成教學任務還不能稱其為一個優秀的教師,一個優秀的教師還應該“教好書”,并且為達到“教好書”的目標而不斷的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提高教育教學效果。
怎樣教好書?李寶河老師的體會是教師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首先教師要不斷地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要不斷用人類最先進的科學成果武裝自己的頭腦。這就需要教師要多看書、多學習。一尺之網不能補一尺之魚,教師只有擁有比授課內容高一層次的知識儲備,才能教好書。另外現在是知識快速更新和快速膨脹的時代,如果教師自身不與時俱進、不學習和吸收最先進的知識,又怎么能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學生呢?
其次教師要不斷加強教師基本素質的訓練。天生的無法改變,但許多素質是可以通過后天的加強訓練得到提高和改善,例如我們練習書法,可以將板書寫得更漂亮;練習發聲,上課時聲音可以更響亮;進行教學案例的積累和改編,可以使我們講課更生動等等。
最后,加強科研工作,提高教學效果。教學和科研是相互促進、不可偏廢。我們可以思考一個教師講授最精彩、最到位是講什么內容?那肯定是他正在進行的科研內容。因為他最了解這個方向的科學前沿是什么、這方面的理論體系他研究的最透徹、這方面他有自己的研究成果。另外做好科研工作也是一個高校教師的基本要求。
李寶河老師也正是在這幾個方面身體厲行,孜孜以求實現“教好書”。2001年李寶河老師在進行教學工作的同時開始攻讀博士學位,幾乎所有的周六和周日和寒暑假,李寶河都泡在實驗室做實驗,完成博士課題,這種狀況一下就持續了四年,功夫不負有心人,在2005年李寶河老師取得了博士學位,并且獲得了師昌緒優秀博士論文獎。李寶河老師在抓好教學工作的同時,努力鉆研專業知識,不斷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2004年被評為校“科學研究”先進個人。
李寶河老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他常說的:“只有教師自己具備創新能力才能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