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我校2011年冬季首場大型校園招聘“雙選會”在北京高校就業之家拉開了帷幕,八十多家單位攜近千個用人崗位參加了此次“雙選會”。
尋良駒:理性招聘+廣闊空間
今年是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各行業都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同時,與之相伴的則是巨大的人才缺口。今年用人單位在求才方面卻變得更理性。招納賢才不再只是遵循的幾項教條式的標準,轉而通過與應聘者進行深入交流,對其進行綜合評價,找到需要的人才。在雙選會現場記者看到,除了個別用人單位因應聘者過多無法一一進行深入交流外,大多數用人單位都與應聘者進行深入交流。
某知名國企的一位人事主管在招聘會前向記者坦言,現在企業對通過校園招聘獲得的人才最大擔憂就是剛畢業的學生容易眼高手低、說好做少,這樣既不利于自身職業發展,也不利于公司人才戰略的順利實施。因此公司會在與應聘者進行深入交流后才確定是否錄用。
同時,這位人事主管也表示,公司除了部分崗位在專業上的特殊要求外,公司將為畢業生提供從基層到高層管理廣闊的發展空間。郎酒銷售有限公司北京辦事處的牟磊先生也表示作為高速增長型的行業領先企業,他們可以為求職者提供從基層到高層管理全方位寬領域的發展空間,但需要求職者勤奮上進、勇于創新、能夠迅速適應新環境并愿意與企業共同進退。
覓知音:理性準備+發展預期
11月份,對于大多數2012屆畢業生而言,求職才漸入佳境。不少同學對雙選會現場求職有更充分的準備。在采訪過程中,記者發現畢業生都不會“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里”,而是為自己爭取盡可能多的機會。2008級機械專業的本科畢業生石佳樂在雙選會上不僅應聘了自己專業的崗位,也向與自己專業相關或相近的企業投出了簡歷;2009級產業經濟學專業的張欣同學對自己的求職規劃則顯得更加理性,在綜合考慮自己的性格、專業和性格,明確地希望能夠從事咨詢或是管理類崗位。
在雙選會現場,記者隨機調查了同學們的求職傾向,不少同學依然會選擇具有相當的規模和聲譽的大型企業,而對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畢業生們的態度已經較以往更加包容和開放,此外,同學們已經不再偏執于公務員之類的“金飯碗”,這說明,大學生們在擇業過程中已經開始變得更加理性。
在這個背景下,“發展預期”則成為大學生們做出抉擇的關鍵因素。很多人應該都抱有跟石佳樂同樣的心理——我愿意從基層做起,但是,公司也應該能夠給我一個清晰地發展路徑或者可能,應該給我一個可以向更高層次發展的空間。
一線牽:高度重視+理性引導
學校高度重視對學生就業工作。11月16日晚,黨委副書記盧思鋒與6家用人單位代表進行了座談,學生處處長呂素香、就業指導中心主任楊林、研究生部黨總支副書記熊慧、商學院臧慶和老師及就業指導中心工作人員參加了座談。
座談會上,學生處處長呂素香和研究生部黨總支副書記熊慧分別介紹了我校本科生培養情況和研究生培養情況,就業指導中心楊林主任希望為在校生建立企業(校外)導師團,培養學生正確的擇業觀、就業觀。
隨后用人單位就學生培養、實習、就業等環節提出了建議。中國惠普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牛美賀表示企業對語言類和計算機類應聘者有很大的需求,同時對有學生干部經驗的求職者非常青睞,特別是有社團管理經驗的學生干部,在工作中考慮問題會更周全,她表示愿意為我校大三學生提供實習機會,使畢業生對社會有更深了解。北京古船食品有限公司在食品科學和財務方面有較大需求,公司人力資源部主任李春利表示他們希望學生對自己有合理的職業規劃,不要怕苦怕累、好高騖遠。北京當代商城責任有限公司是海淀區國資委下屬的全資國有企業,公司人力資源主管王斌鑫建議學校可幫助學生挑選一些優質企業讓學生們深入了解,這樣可以避免同學們盲目求職,此外,王斌鑫還表示公司希望在假期為在校生提供實習機會。
最后,黨委副書記盧思鋒做了發言,他表示學校歷來高度重視學生的就業工作,他肯定了我校在新的就業形勢下,積極將用人單位請進校園的做法,希望有更多的優質企業和我校建立用人合作關系,以形成對學生的激勵作用,使我校的學生就業工作邁上新臺階。
據悉,今年的校園雙選會共分三場,另外兩場專場雙選會將于本月23日、30日陸續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