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大躍:1981年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信息與控制系并獲工學學士學位;1988年獲北京輕工業學院自動化碩士學位;1999年畢業于中加商學院并獲美國華盛頓州、西亞圖城市大學MBA學位。先后任職于北京輕工業學院、比利時魯卡斯(LUCAS)工業公司、以色列吉萊特(GILAT)衛星網絡通信(中國)公司、摩托羅拉(中國)公司、中興通訊有限公司、世導通訊有限公司SRT公司、華為技術公司。任中國職業經理人協會常務理事、中國電信企業協會網絡運維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和顧問、美國全球基礎信息委員會(GIIC)委員、英國曼徹斯特大學EMBA項目中國特聘教授、美國西亞圖城市大學MBA中國特聘教授、愛立信公司管理大學特聘講師、華立集團管理學院特聘顧問、《經濟觀察報》華商名人俱樂部會員。曾任美國Quest論壇中國區聯席主席、中國人力資源研究會高級顧問、《英才》雜志“核心管理”專欄作家。著有《職業經理人:企業領袖與管理精英》一書。
1989年,27歲的楊大躍第三次被美國使館拒簽了,失去赴美國攻讀工學博士的機會。求學的失敗并沒有擊垮他,十年之后,他不僅獲得了美國華盛頓州、西亞圖城市大學MBA學位,還在摩托羅拉公司成長為成功的職業經理人,后加盟中國新興的電訊公司,成為企業優秀的領導者。
砥礪前行 初獲成功
楊大躍,當年眾多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中的一員,經受過最艱辛、最困苦的生活磨礪。路遙的小說《人生》就如同他青年生活的模版。插隊落戶陜西黃土高原的日子里,他住窯洞,吃粗糧,耕地、挖渠、打場、開拖拉機,每天在生活條件極差的情況下,干著極其繁重的體力勞動。在如此艱辛的日子里,他始終對生活充滿熱情和信心,始終堅信知識才是改變命運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睹珴蓶|選集》、《共產黨宣言》、《國家與革命》成為他生命中的明燈,陪伴他走過了這段艱苦的歲月。在這些書籍里,楊大躍找到了直面生活的勇氣、克服困難的方法和迎難而上的力量。
作為文革后的第一批大學生,楊大躍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學信息與控制專業。興奮的同時,困難也隨之而至。英語這個上大學才接觸的學科,成為他學業道路上的羈絆。白天,在安靜的角落,在自習室;夜晚,在路燈下,在其他人進入夢鄉的時候,依然能發現他埋頭苦讀的身影。一整本英語字典,從簡單的ABC開始,一個學期他就背下來了。從慢班進入中班,又一個學期的努力,他進入了快班。正是這種直面困難,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使他的成績不斷提升。
大學畢業后,楊大躍在北京輕工業學院自動化系度過了5年的講師生涯。其間,他還攻讀了研究生。研究生畢業后,為了去外企業工作,楊大躍曾經發了十幾份簡歷,也面試過七八次。每一次都是以失敗告終。同時赴美的簽證也屢次被拒絕。他陷入了職業的低谷。但每一次他都認真總結自己的不足。在一次次失敗中找到問題,發現差距,彌補不足,進行二次學習。思考自己的特長與興趣,尋找適合自己的職業。終于,1990年他被比利時LUCAS工業公司聘用,擔任國際投資部經理,開始了外企工作的職業生涯。
楊大躍優秀的個人素質和出色的領導能力得到了展現,得到業內人士的認可。為了迎接更大的挑戰、找到更大的發展空間,他來到了摩托羅拉公司。在這里他工作八年之久,先后擔任大中國區移動通訊網絡工程部經理、移動通訊網絡維護部高級經理、總部人力資源部高級經理和大中國區培訓中心總監、摩托羅拉公司全球技術培訓委員會委員。在摩托羅拉公司,楊大躍做出了驕人的成績。老板每年給他的業績評估結果都是A即超額完成目標。1996年他獲得摩托羅拉公司亞太地區優秀團隊獎,時過一年又獲得美國摩托羅拉公司全球卓越質量獎。
取得成績的楊大躍又開始考慮去更高的起點,攻陷另一塊戰略高地。2001年底,有50多家獵頭都在挖他。最終,他選擇加盟國內新興的通訊公司——中興通訊有限公司,擔任中興通訊公司的總裁助理(副總裁級)、中興通訊技術服務公司總經理,全面負責全球售后服務業務。2002年他所負責的中興通訊全球售后服務業務客戶滿意度提高了4.3個百分點,維護收費達2.1億元。2006年,他成功領導中興通訊公司高層管理團隊通過法國電信質量認證獲總裁嘉獎。在中興通訊公司工作的近五年,楊大躍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成功打造了中興通訊公司全球客戶服務體系。個人也被評為中國最值得關注的20位職業經理人。2006年下旬,他跳槽到一家由美國風險投資人(VC)投資的通信公司SRT擔任首席運營官(COO)。目前他在華為技術公司擔任全球技術服務副總裁,負責全球的客戶支持服務業務。
適應轉變 迎接挑戰
對于頻繁的身份轉變,以及適應問題,楊大躍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他的跳槽是主動的,是為了迎接挑戰,他喜歡擁抱挑戰。楊大躍努力工作,為每家公司工作所信奉的做事原則都是:要做就做出最好成績(業績第一),發揮自己身上每一寸的光和熱。當工作目標完成后,他就開始準備迎接新的挑戰。他把企業的領導人比作足球俱樂部的主教練,每一個賽季,主教練都要帶隊完成老板交給的目標;當完成任務后,他就要去尋找下一個挑戰,而不是滿足于現狀。
對于大學生就業困難大、跳槽頻繁的現象,楊大躍認為有些是躲避壓力的被動的跳槽,是不恰當的做法。他覺得造成這種情況有三種原因:第一,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沒能充分發掘自己的價值,不滿工作環境,躲避現實。第二,為了短期的目標,利益,目光短淺。第三,沒能發揮自己的特長,被環境逼迫,迫不得已。他用一種過來人的心態,奉勸現在的年輕人:認清自己,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任何行業都有失敗與成功,注意找到自己的優勢,行行出狀元。
堅持學習 目標高遠
楊大躍從不滿足于現狀,他認為,通過學習彌補差距,成功才會離自己更近一步。商場如戰場,企業領導人應該二次甚至多次學習,再實踐。1994-1995年,他參加摩托羅拉大學CAMP高級培訓班進行深造;1999年畢業于中加商學院,并獲美國華盛頓州、西亞圖城市大學MBA學位。他每年約三分之二的時間在出差,三分之一的時間在機場和飛機上度過,最忙時一個月訪問4個國家。即便是如此緊張的工作,他也能協調好工作與學習的關系,仍然能夠堅持每天學習。
對于成功的定義,楊大躍認為:成功就是要達到自己的職業目標,實現自己的職業計劃,找到自己感興趣、發揮自己的特長和能帶來價值的重合點。如果為了其中單一的某一方面,比如為了掙錢而忽略了特長,這不能算是成功,是如機器般的工作。雖然他實現了自己攻讀研究生時的夢想,成為了企業的領導者,不過他仍然覺得自己還沒有真正的成功,只是達到他中長期的目標。他還有更大的抱負需要實現。
精彩話語
四項素質:1一個人必須對工作有穿透力的洞察力,要有刺猬精神。2對任何工作要有必勝的信念,成功的自信。但必須面對殘酷的事實,腳踏實地,不能夸夸其談。3做工作要永久保持激情。4作為領導者還要善于培養下屬,下放權力。
對于跳槽:一個目標完成去尋找下一個目標,迎接更大的挑戰。愿意擁抱挑戰,承擔責任。這兩樣的具備,就會擁有更好的前瞻性,方向感也會隨之更強,更準。
對于人際關系:人際關系的處理,要智商情商并用。不同的環境有不同的側重,要學會因地制宜。